正在阅读:CTC获新zhuanli 使薄壁金属部件增材制造成为可能

CTC获新zhuanli 使薄壁金属部件增材制造成为可能

2018-01-04 09:32:51来源:南极熊 关键词:金属3D打印3D打印公司阅读量:36577

导读:近日,CTC公司宣布获得了“使用来自气体状态的金属增材制造”的zhuanli,该技术使用气态金属生产复杂的薄壁3D零件。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近日,CTC公司宣布获得了“使用来自气体状态的金属增材制造”的zhuanli,该技术使用气态金属生产复杂的薄壁3D零件。这是使用其他类型的增材制造工艺难以实现的。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 
CTC获新zhuanli 使薄壁金属部件增材制造成为可能
 
  2018年1月2日,Concurren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CTC)宣布,已经获得了“使用来自气体状态的金属增材制造”的zhuanli。 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技术研究公司说,创新的3D打印概念可以使薄壁金属部件的制造成为可能,并有助于推进金属AM领域。
 
  由科学家Joe Pickens和顾问工程师Juan Valencia和Mike Tims组成的CTC研究小组负责开发现在获得zhuanli的增材制造工艺,该工艺使用气态金属生产复杂的薄壁3D零件。
 
  据该团队介绍,该增材制造工艺是基于一项成熟的工艺,既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称为Mond工艺),这种工艺于1890年由路德维希·蒙德(Ludwig Mond)发明,他使用一氧化碳将氧化镍转化为纯镍。
 
  在CTC的3D打印技术中,Mond通过使用一氧化碳气体与多达18种不同的金属反应。 CTC解释说,当气体和金属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时,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气体,使金属沉积在高温基材上,从而有效地产生打印部分的薄壳。
 
  该公司补充说:“这一反应过程还释放了一氧化碳,用于与其他金属原子反应并继续这一过程。
 
  据报道,CTC的3D打印工艺现在在美国zhuanli9,587,309B1中得到了保护,该工艺被理想用于生产具有薄壁的复杂成形和无缝金属部件,这是使用其他类型的增材制造工艺难以实现的。
 
  Concurren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总裁兼执行官Edward J. Sheehan,Jr说:“这是增材制造的另一种方法。 “我们的工程师创造性地将一个基本的冶金理论应用于真实零件的制造。 他们的工作表明了CTC的工程师,科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士创造的创新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
 
  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创新金属3D打印过程的应用,并且这项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CTC的Mond概念听起来很有趣。 我们将密切关注其“使用来自气体状态的金属增材制造”的任何商业化迹象。
 
  (原标题:CTC公司发布新技术:气体与金属反应进行增材制造)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