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 无人机保险的下一个拐点?

大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 无人机保险的下一个拐点?

2018-01-26 09:22:21来源:宇辰网 陈莹 关键词:大数据无人机保险阅读量:27324

导读:随着无人机应用日趋广泛,保有量一路走高,无人机保险业也开始加速成长。目前,虽然这一业态还处于萌芽期,但是其展现的巨大潜力无疑值得市场关注。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无人机应用日趋广泛,保有量一路走高,无人机保险业也开始加速成长。目前,虽然这一业态还处于萌芽期,但是其展现的巨大潜力无疑值得市场关注。

大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 无人机保险的下一个拐点?
 
  科技正在逐渐摆脱人们对保险固有的印象,尤以车险为代表的保险业变革早已开始。其实在无人机保险领域,也有人试图用科技做出改变。只是无人机保险尚处于雏形期,一点点的科技变革还不足以掀起太大的水花,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这并不到代表不值得关注。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保险科技初创公司交易173笔,融资16.9亿美元,同比上升42%。2017年以来,保险科技的话题也是只增不减,热度居高不下。
 
  到底什么是保险科技,《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白皮书2017》给了个参考,它指出保险业可与10项科技结合,包括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基因检测和可穿戴设备。
 
  其中,大数据被认为是推动保险行业变革的一项重要技术。
 
  初探无人机保险大数据
 
  2016年宇辰网曾报道过一则新闻,讲的是美国无人机保险创业企业Verifly发布了一款APP,它以用户为中心,设置一个半径为0.25英里的圆,作为保险的有效覆盖范围。APP自建有地理数据库,且能掌握天气信息,它会基于综合因素给出报价,按小时收费。
 
  时隔一年多以后,另一家英国创业企业Flock也推出了类似的APP,主打概念是“随飞随付费的无人机保险(Pay-as-you-fly drone insurance)”,同样是基于综合情况,给出报价,按小时收费。
 
  Verifly应该算是行业首创,作为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并未引起太大关注。而伴随着其他后来者也开始投身这一业务,“无人机保险+大数据”这一组合,或许值得我们去仔细审视。
 
  根据Flock的软件应用Flock Cover的官方页面介绍,“价格取决于风险,飞得越安全,收费越低。”具体而言,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驾驶员情况(Operator profile)、环境数据(Environmental data)、超本地化天气状况(Hyperlocal weather conditions)和无人机详情(Drone details)。
 
  驾驶员情况包括驾驶员经验和历史索赔纪录;环境数据指的是周围建筑信息等一些地面风险;超本地化天气如飞行地区的实时风速;无人机详情则包括重量、大速度、大飞行高度等。Flock的算法会将所有这些数据转换为一个风险度量值,风险度量值越低,收费也就越低。
 
  而如此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是怎么做的呢?
 
  2017年9月,Flock的保险应用推出后不久,杂志《经济学人》曾写了一篇文章介绍:“Flock的应用依赖于广泛的数据。比如来自计算巨头IBM的天气预报。IBM在2015年斥资逾20亿美元收购了天气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现在能提供到几百米范围、几分钟内的天气预报。一家名为雪花(Snowflake)的软件公司,具备追踪范围内飞机的能力,其可提供关于附近飞行器的实时信息。Flock还会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比如到教堂、医院和学校的距离,以及道路和交通状况。用户通过应用要求投保时,应用会分析所有这些数据。除了给出报价,应用还会告诉操控员如何降低风险。 ”
 
  相比于目前市面上普遍的按年收费,这种按实际使用情况报价、按小时收费的APP确实改变了无人机保险领域的游戏规则。辅以大量数据作为参考,保险定价变得精细化、定制化和人性化。
 
  其实已是巨头抢滩的新风口
 
  虽然在无人机保险领域类似于 Verifly、Flock的例子不多,但是“大数据”、“定制化保险”等等在整个保险领域,尤其是车险领域,并不是生词。
 
  其实在这里,巨头正抢滩布局,创企也在频频发力。
 
  2016 年 4 月,爱和谊保险、丰田金融和丰田汽车三家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携手成立车载信息保险服务公司(TIMS),计划推出根据司机驾车习惯制定的车险政策。他们利用车载感应器收集信息数据,分析刹车和加速等驾驶员主观因素引发的风险几率,从而上调或下调下一年的保费。
 
  2017年5月,蚂蚁金服向保险行业开放“车险分”。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车主进行画像和风险分析,并量化为300分到700分不等的车险标准分,分数越高风险越低。通过该方式,驱动国内车险向化、人性化迈进,让车险定价由“从车”向“从人”转变。
 
  2017年6月,京东金融与阳光产险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各自在保险、科技及大数据等层面的优势,联合成立了“智能保险实验室”。双方想要通过模型算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现行车险定价模型预测的度和风险区分度,进而改变传统车险定价方式。
 
  除了巨头之外,创业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大数据似乎已经成为保险业的盛宠。究其背后原因,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Actuaries Institute)用一张图直观地做了解释。下图横坐标是保险费水平,纵坐标是投保人数。在当前大数据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大部分客户都被归类为平均风险,低风险和高风险的人数少之又少,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按照平均风险收费的。而未来,有了大数据支撑,很大一部分过去处于平均风险的人,将转移到低风险或高风险,也就是从A区到B区,或者从A区到C区。
 
  其实无论是无人机保险领域的环境大数据,还是车险领域的驾驶行为大数据,都是在试图利用数据来驱动风险评估,进而达到定制化的目的。这种定制化,能为客户提供更优惠的定价。而对于风险较高的客户,数据驱动可以引导客户更加关注自身的行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几率。
 
  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
 
  “我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 2015年8月,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的份性、系统性文件《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出台,明确指出了我国大数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且肯定了大数据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为此《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到: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化程度,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通过政务数据公开共享,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
 
  技术仍在进步,顶层设计也给出了战略性指引,即使不是短时间内实现颠覆,保险大数据也可以说是前景可期。
 
  有一种说法叫,保险科技就如金融科技的下半场。在这下半场,我们十分期待无人机保险能够上场,再有个良好的场上表现。
 
  原标题: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无人机保险的下一个拐点?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2025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重要新规一览

    四月,一系列新规定即将实施,包括《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等。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02 09:31:36
  • 铁塔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提升自然灾害智能化预警水平

    目前,我国灾害预防面临着监测预警网络不健全、实效性不高、精准性不强,“三断”(断路、断网、断电)无法及时发现等问题,亟需建立防灾减灾预警网络,实现“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的目标。
    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
    2025-03-19 10:47:45
  • 淄博市召开大数据系统工作会议暨“三拼三比”动员部署会

    会议指出,2024年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全市大数据系统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市大数据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大数据局的有力指导下,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支撑底座更为夯实,数字淄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8 10:07:30
  • 公司重要动态速览|海康威视、新华三、宇树科技......

    近期,智慧城市领域的企业有哪些动态呢?小编整理了一下,一起来回顾。海康威视发布视觉大模型周界摄像机;宇树科技入驻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出海......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6 14:10:47
  • 贵州省大数据局召开数字企业座谈会

    会上,朱宗尧介绍了全省数据工作“一体两翼三大转型”总体思路及数字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数字产业处就起草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作了说明。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0 11:14: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