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货架迈入行业洗牌期 能否“烧”出个未来?

无人货架迈入行业洗牌期 能否“烧”出个未来?

2018-01-29 15:55:41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新零售生物识别无人货架阅读量:54409

导读:一个简易的货架,上面放着薯片、饼干等常见零食,用户挑选商品后,自行扫码付款……近一年来,在一线城市不少写字楼里,涌现出各种名号的无人货架。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一个简易的货架,上面放着薯片、饼干等常见零食,用户挑选商品后,自行扫码付款……近一年来,在一线城市不少写字楼里,涌现出各种名号的无人货架。
 
  正处在风口上的无人零售,简直一天一个新闻。上个星期苏宁宣布2018年将布局5万台无人货架,1500家苏宁便利店和1万台自助售卖机。紧接着每日优鲜的无人货架宣布今年将投入30万个点位。近日有消息称,聚美优品开始涉足无人货架领域,旗下设立了名为“美点”的无人货架品牌。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止17年10月,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25亿元。
 
  无人货架缘何而起?
 
  无人货架形态瞄准“懒人经济”,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但其从诞生开始便饱受盈利质疑,巨头与资本的轮番入场将其推向新风口,却没能浇灭外界的疑虑。无论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还是无人货架,这种低门槛的模式往往在短时间内便能聚集众多玩家,再加上大规模资本的介入,产品快速迭代,风口来的也太快。
 
  无人货架的创业阵营需要用更多的点位吸引融资,“烧”出个未来。风口之下,入局者们似乎都信奉唯快不破。
 
  2017年9月饿了么、盒马鲜生的入场将无人货架这个外界“看不懂”的生意推向高潮,接下来的11月,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顺丰无人货架项目也已正式运营;至12月,阿里、腾讯两大巨头加速进军,阿里与美的联合推出“小卖柜”,腾讯领投每日优鲜便利购。
 
  无人货架看似“一个货架加几袋零食”,谁都可以进入,但真正的难点在于规模化后的精细化运营。
 
  无人货架行业进入洗牌期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无人货架开始了大范围的“跑马圈地”,以猩便利为例,在短短三个月内,点位布局已经过万,相当于平均每周新增的网点数量达到近千家,增长速度接近200%。
 
  当有成熟物流供应链玩家的进入,无人货架才渐渐迎来转折点,一些轻资产的小玩家会快速退场。像果小美、每日优鲜、丰e足食等,不是从零自建仓,就是依靠合作伙伴,或是拥有强大的物流体系,来不断优化其成本结构,以及对选品的精细化运作等等。
 
  背靠阿里的饿了么入局无人货架,不仅有百度外卖的支持,还有阿里强大的资金链际配送团队,也在产品、资金、配送、供应链等方面占据恰到好处的优势。
 
  然而,进入2018年,一路高歌猛进的无人货架行业却风波不断。近日,无人货架品牌“七只考拉”被曝大幅裁员,仅留物流仓储部门。对此,七只考拉方面向媒体回应,后续只拓展100人点位,精简BD(商务拓展)和运营团队。
 
  有观点指出,无人货架的优势在于无人值守的自由和货架占地小带来的便捷,但其实这也是无人货架无法避免的痛点。除了不可控的货损率之外,无人货架可摆放的SKU(库存量单位)非常有限,大多数无人货架上贩卖的商品的品类差别不大,商品同质化严重。
 
  前景怎样?
 
  据《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2017年无人零售的用户规模仅为0.05亿,而到了2022年,无人零售的用户规模将达到2.4亿人, 5年间将翻48倍。同时在无人零售规模方面,2017年仅有100亿元,到2022年将达到9500亿元。
 
  无人货架的决胜点,分别是供应链能力、资金能力、地推能力。供应链能力的好坏与否将决定玩家的成本优化能力、前端补货效率、选品丰富度等,而这些将决定玩家终的命运。供应链的重要意义在于控制物流、商品补给、仓储等,一个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不断优化成本。
 
  除了技术方面的升级改造,无人货架可能先要解决的还是供应链效率问题。巨头的加入,及小玩家被收割,都加速了无人货架快速扩张及并购整合,使得大玩家建立了自己的闭环提率。
 
  无人货架解决的是后一米的购物形态,是零售行业在距离和场景上的根本性变革,总体利大于弊,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无人货架已经供大于求,管理困难、难以盈利等现状,可能会使得相当数量的企业不得不选择退出,行业或将进入洗牌期。对于无人货架的未来,或许他还有很多机遇,就像马云所说,未来是零售的时代,这个市场有很大的潜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人脸识别产业法律治理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2024年7月25日,《人脸识别产业法律治理研究报告》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正式发布。
    人脸识别生物识别
    2024-08-04 09:15:45
  • 哪吒汽车公布新专利“可指纹开锁启动车辆”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车辆开启及启动的方式都是通过物理钥匙。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物理钥匙的遗失或者携带不便。
    指纹开锁生物识别
    2023-11-01 13:29:36
  • 网络安全中的生物识别技术:加强数据保护

    生物识别技术是对人的身体和行为特征的测量和统计分析,提供了一种独特且高度安全的身份验证方法。与密码不同,指纹、面部特征、虹膜扫描和语音识别等生物特征非常难以复制或伪造。
    生物识别网络安全
    2023-10-30 09:56:49
  • 刷掌支付加盟,却难以撼动二维码支付的“铁头”

    近日,微信官方正式发布了刷掌支付功能及终端。目前微信支付已联合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在草桥站、大兴新城站、大兴机场站推出“刷掌”乘车服务。另外有消息称支付宝也计划推出刷掌支付功能。
    生物识别刷掌支付
    2023-05-24 09:28:58
  • 比亚迪攻克指纹识别难关:手指脱皮也可识别

    近日,比亚迪公布了一项新专利,通过获取目标指纹图像,根据目标指纹图像确定纹线距离方差,并根据纹线距离方差判断目标指纹图像对应的用户指纹是否为脱皮指纹,从而实现对用户指纹的检测。
    指纹识别生物识别
    2023-02-03 14:02:41
  • 外媒:苹果iPhone 16 Pro机型将采用屏下Face ID技术

    苹果公司将在2024年推出真正的全面屏智能手机,届时高端iPhone将采用屏下前置摄像头和屏下Face ID。
    人脸识别生物识别
    2023-01-11 15:26: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