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经历了2016年的低谷,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似乎有所回转,部分企业在这一年拿到了不少的融资。同时,利好因素推动着企业上市,部分企业也已经具备上市实力,2018年上市或将成为移动医疗的主旋律,线下诊所也有望发展成新兴趋势。
日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了《政府投融资报告2017》。报告预计,新型城镇化、医疗养老、区域发展将成未来政府投融资主要方向。
其中,关于医疗养老方面提出,改善医疗、养老服务等民生产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事实上,我国在医疗健康的市场需求是相当大的。中国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总人口中5%属于健康,20%属于非健康,75%属于亚健康,亚健康人数超过7亿,而包括各类传染病在内,每年医院门诊量超过30亿人次。
而且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老年医疗服务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随之增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持续攀升。
多重因素作用下,我们迎来了移动医疗时代。2014年是公认的移动医疗发展元年,这一年,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速,BAT纷纷加紧布局移动医疗,各种移动健康服务应用软件让人应接不暇。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为28.4亿元。
不过好景不长,在2016年,移动医疗经历了低谷期。直至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才逐渐有所回转,部分企业在这一年拿到了不少的融资。在这一趋势下,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潮或许将成为2018年移动医疗的主旋律。
在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布将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一是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二是将修改第二上市的相关规则,方便更多已在主要市场上市的公司来港进行第二上市。
有分析机构预测,除了上市之外,移动医疗在2018年还将呈现一个新气象——线下诊所。在互联网医疗的风口上,曾经在医疗服务中并不被看好的诊所,一步一步实现华丽逆转,终成为资本和创业者眼中“宠儿”。
在资本追捧的同时,随着医改对社会办医的推动,诊所的设置条件也一直在放宽。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从另一方面来看,某种程度上,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给了诊所具备脱胎换骨的可能。
尽管各项条件优厚,但是开办诊所其实也没那么简单。要知道,开办线下诊所需要投入相当的资金,对于大多数起步不久的创业公司难以负担。而且在众实力互联网巨头的强压下,即使负担得费用,在长期的竞争下,也有可能被淘汰。
不过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虽然业内对移动医疗多有诟病,但是对于头部企业来说,其自身资源与布局已建成体系,有着较大的转型空间,没有了盈利的铁律之后,未尝不能放手一搏。所以,上市以及线下诊所的开办或许会成为2018年移动医疗的新兴趋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