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 随着“机器代工”潮不断袭来,如今机器人“跨界”更是不断超乎人们想象,机器人不仅可以端茶递水、写新闻、写歌……甚至还会打电话“催款”,看来又要有一波客服饭碗不保了。
消费金融行业首现“催款机器人” 又一波客服要失业了
一年以前,谈起人工智能催收,很多人(特别是催收公司)觉得不现实,总感觉落地应用是件非常遥远的事情。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房地产等领域企业的用户量快速增加,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量。尤其消费金融领域,覆盖人群广泛,大量的网贷公司放的小额贷款,逾期率、坏账率约在2%左右,这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催收工作。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进行消费金融的反欺诈已不是新鲜事,但运用智能语音机器人进行贷款催收,苏宁消费金融是“个吃螃蟹者”。
“X先生,您在XX消费金融公司借款消费的1000元已逾期,请尽快归还,以免影响征信……”以后在你接到催款电话时,电话那边可能不是真人,而是一个机器人。
近日,产业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苏宁消费金融宣布,将其自身的智能催收系统与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合作,推出业内智能催收实验室,研发出智能语音催收机器人。
智能催收实验室将收集海量的真实语音库,不断通过机器智能,学习建立智能语音催收模式,进而开始“实战”训练。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债务的综合催回率,让1亿元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从4000万元上升到4500万元甚至5000万元。在金融闭环体系下,放大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等同于降低资产流动的减损,有助于金融生态更加健康、持久。
从筛选逾期客户名单——自动电话拨号——人工语音提醒客户还款,全部由智能催收系统完成。并且,原本每个人工坐席每天处理客户量在200-300件,而单个智能语音催收机器人每天能处理4000件,是人工的十几倍。
苏宁消费金融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从事普惠金融业务,贷款客户较银行下沉更深,成本不低,利率亦不能定得太高,因此需要运用科技手段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开支。
对于消费领域的企业而言,单纯用人工电话催收,这将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同样,在房地产、保险等电销领域,智能催款机器人可以快速筛选出意向客户,随后人工及时介入,促成交易,大幅提高电销效能。
不过,真正让催收行业发生颠覆性变革的还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AI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串联,能够打破传统人力的限制,让机器代替一部分催收员的工作。伴随催收主体转变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能够真正让催收行业发生质变。
由于消费金融借贷规模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传统的人工坐席催收已无法满足现实要求,采用智能语音催收机器人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投放,降低运营成本。但是,不得不说,“催款机器人”的诞生也并非完全挤掉人工服务,有经验的催收员可以从重复机械的简单催款中解脱出来,向催收专家去发展,何乐而不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