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3月8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举行。美的集团在展会期间发布了“人机新世代”战略,描绘了人与机器全面融合的场景;海尔则围绕智慧家庭,发布了全场景化的定制化成套解决方案。
记者注意到,随着白电巨头的深入转型,企业侧重的方向各异,企业间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
“我们是一家科技集团公司。”美的集团内部人士不止一次这样向记者强调。
巨头发展各奔东西
去年1月,美的集团要约收购库卡正式完成。基于此,美的集团的业务板块大步迈向机器人领域。
这次的“人机新世代”战略,似乎让外界看到了一些答案:横向跟已有业务融合,纵向大力扩展机器人规模和应用领域。在横向上,美的跟库卡一道,布局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创新,通过“智能”,把制造和产品等各个环节全线打通。在纵向上,库卡加大了投资规模,在上海和昆山有了新工厂。同时,库卡拓展了应用领域。
库卡集团市场官维尔弗里德·埃贝尔哈特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是机器人及自动化方面增速快的市场;第二,中国也是机器人大的市场。所以,虽然有了上海和昆山工厂,其表示“未来我们还会增加。”
“今天展出的产品,感觉美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家电企业了。”有参观人士这样评论。
美的在机器人方面花了更多心血,海尔则在智慧家庭方面更近一步。海尔的智慧家庭由“4+7+N”来组成,4主要包括4大物理空间,即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浴室、智慧卧室;7是空气、用水等七个要素的解决方案;N是用户根据习惯来自由定制。
记者注意到,海尔的品牌多、产品多等因素,给它的智慧家庭战略带来了便利。另外,海尔的产品线齐全,品类众多。这些产品聚合起来,更方便实现互联互通,也更容易智能化。
产业观察人士洪仕斌表示,当年如果格力成功收购珠海银隆,那么格力会越来越多地往新能源领域拓展。可能若干年以后,这些家电巨头都属于不同的行业了。
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记者注意到,白电巨头越来越大的差异,缘于各自的转型。而这背后,是我国家电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面临的天花板问题。
以产品更为单一的格力为例,公司在2014年的营业总收入迈进1400亿元大关,但是到了2015年缩水至1006亿元,2016年有所回升,但是也只有1101亿元。从行业对比来看,在2010年前后,家电企业和房产企业陆续进入“千亿俱乐部”。但2017年房产已经有3家迈入5000亿元规模,家电则为2000亿元规模。而到了2018年,房企三巨头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超千亿的销售额。所以账面资金充沛、现流金很好的格力,2016年意图以收购珠海银隆的方式进入蓬勃发展的新能源领域,以突破天花板的限制。
记者梳理发现,家电企业转型的路径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升级,比如在这次AWE展上,美的展示出了能模拟森林空气的智能空调,奥克斯发布了可以15秒拆洗的空调;二是市场拓展,美的在2012年就提出了经营的战略,要把的市场纳入销售范围,海尔收购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家电品牌,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更多区域;三是板块拓展,进入新领域。比如美的收购机器人业务等。
对于我国家电企业的未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她在AWE会刊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智能化是家电产业的未来方向,近几年,中国家电企业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收获了不少成果,走在了家电智能化的前沿。”
原标题:美的扩大机器人板块业务 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