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真创新还是纯炒作?网约车深陷泥淖

真创新还是纯炒作?网约车深陷泥淖

2018-04-25 08:47:26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关键词:网约车智慧交通阅读量:55169

导读:拿近段时间频频被推上话题榜的网约车来说,我们难以明辨这究竟是打着创新旗号的炒作,还是炒作乱象下的真正创新。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创新与炒作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就拿近段时间频频被推上话题榜的网约车来说,我们难以明辨这究竟是打着创新旗号的炒作,还是炒作乱象下的真正创新。
真创新还是纯炒作?网约车深陷泥淖
 
  曾几何时,网约车也被认为是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典型代表。回顾其发展历程,大概可以追溯到2014年,伴随着滴滴、优步等网约车的出现,人们对这一新兴事物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看到,“互联网+”大潮正在改变日常出行,人们为之欢呼雀跃。
 
  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8月,滴滴宣布收购优步,由此走上了一家独大之路。我们知道,一个企业无法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相反,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反而会对市场秩序以及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多年独占网约车市场的滴滴被刚入场的美团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的原因,就像某网友所言“屠龙的勇士变成了恶龙”。
 
  美团打车是屠龙勇士,还是下一条恶龙?
 
  去年12月底,也就是在南京试点10个月后,美团打车正式进军网约车市场,在全国7个城市的美团App上开通打车入口。经过4个月左右的布局,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同时上线出租车及快车两种业务,前三日完成单量分别为15万、25万、30万。
 
  眼看美团的凌厉攻势即将打破滴滴的垄断定价,有人却对此表示担忧。原因在于,美团大放血式的入局方式实在让人无法理性看待此次事件:前三个月免抽成,同时还为乘客发放优惠券,粗略计算,按日单量15万单来算,一天就“烧掉”500万左右。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美团这种亏本赚吆喝的方式,其实与滴滴早些年的策略并无二致,也就是“把羊养肥了再宰”,美团会否走上老路,成为下一个滴滴?
 
  逼退出租车的同时 停车场也遭了殃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网约车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这场所谓的颠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变革也有了“成效”。
 
  其中,南京网约车发展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据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相关人士介绍,自2017年初以来,南京传统出租车行业退车潮愈演愈烈。截至2018年3月中旬,因无人驾驶而闲置的出租车已经超过3000辆,占南京市总运营车辆的四分之一。
 
  这就形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网约车大行其道,出租车驾驶员难以维持生计而选择退租,或转而投向网约车的怀抱,出租车公司由此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如果说网约车取代出租车是大势所趋,那当前的形式无可厚非,但理性来看,目前网约车尚未成熟,还不具备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实力。
 
  另外,某酒店高官表示,随着网约车的风靡,停车场需求也逐渐降低。因为相比在闹市区寻找停车位,或者支付高昂的停车费,网约车来得更加方便实惠一些。不过这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或许算是个好消息。
 
  交通部三次发文:网约车乱象不可持续
 
  针对愈演愈烈的网约车乱象,以及社会的强烈反响,交通运输部近期连续发表了三篇评论性文章,指出“烧钱大战”不可持续,并呼吁网约车发展要“脱虚向实”,运输市场要公平竞争。
 
  的确,网约车本就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出现,应该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加方便快捷的智慧生活。而眼下,随着企业之间市场争夺战的加剧,网约车被迫改变了初心。不仅没有为智慧交通事业出力,反而损害了部分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些乱象是多方面因素所构成的。一方面,网约车刚诞生不久,几年的发展时间对于一个新兴行业而言只是处于破壳阶段,政府、市场、企业各方面对它的期待值已经远大于网约车的实际发展速度,炒作之风盛行。
 
  另一方面,一些投机者的入局,破坏了健康的行业环境。他们在乎的只是如何从中获利,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并不是他们所关注的。当网约车有利可图之时,他们大肆敛财,当网约车日渐式微,他们就会找下一个目标。
 
  此外,部门监管、法律法规未能跟上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速度是导致网约车烧钱大战持续不断的原因之一。其实互联网时代下,许多新兴行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有关部门监督力度的加强。此时,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一作用不只是对市场的正确导向,也要起到统筹协调各部门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加地治理行业乱象问题。
 
  目前,南京已经采取了相关行动。4月19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联合发布通告:从4月21日零时起,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暂停受理出租汽车(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新增运力许可事项,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暂停受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新增车辆注册登记为营运性质的许可事项。
 
  随着越来愈多地方系列举措的落实,网约车市场环境将得到改善,至于网约车未来发展还得靠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