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一个月前,Facebook深陷数据泄露风波;一个月后的今天,个人信息安全再受冲击。属于个人财富的隐私数据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别人的敛财工具?难道用隐私换取便利,才是“互联网+”时代的真实面目?
数据泄露事件再次上演 “互联网+”时代又遭拷问
“中国人更开放,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一个月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年会上,百度董事长兼执行官李彦宏的这句话掀起了业界的激烈争论。
一个月后的今天,信息泄露事件再次上演。4月23日,新京报报道称,部分外卖平台的客户订餐信息在网络上被明码标价用于销售,内容包括用户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而价格更是让人唏嘘不已——1万条数据仅售800元。其中,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的美团外卖也名列其中。
有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外卖小哥”也是这场交易的参与者。相比于外卖平台,外卖员对客户信息的掌握程度更为,他们不仅知道客户姓名、地址、手机号,还能与点餐人直接接触,从而清楚地了解用户的外观特征、住房条件、人口数量等基本的家庭状况。
这些个人信息在一次次习以为常的点餐送餐取餐过程中悄然完成,在外卖服务如此发达的当下,每个人都有“被透明”的可能。如果facebook的数据泄露事件是一次意外,那么此次公然出售用户信息的行为又该如何解释?
显然,外卖平台罪责难逃。尽管部分平台是被盗取数据的一方,但原因也在于其数据保护系统不够完善,才会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此外,外卖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欠缺也是重要因素。同时,一些送餐小哥参与其中,说明了外卖平台在与第三方合作时考虑不够谨慎,人员素质考核并不达标。
无论是哪种因素导致了当前的局面,都是值得各大外卖平台反思的。尤其是像美团这样在业界占据极大市场地位的平台,更要加强对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视,这不仅是出于对用户的尊重,也是一个品牌的自我修养。
除了这些被迫“出卖”数据的平台之外,还存在主动出售个人信息的情况,这种行为更为恶劣。说是外卖平台,但他们的性质更偏向于专业的个人信息销售服务。这样的平台理应受到严厉的打击和惩戒。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肃清不良风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首先是在平台申请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核该平台资质,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其次对于审核通过的在运营平台,做到时刻监督、定期检查;此外,平台发展后期衍生出的行业乱象,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整治,还公众一个健康、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外卖平台,如何将个人信息安全筑上
防火墙,不再让数据泄露事件周而复始,才是各界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可以说数据安全保护问题并无国界,就拿Facebook来说,作为一个性的社交平台,用户遍布世界各地,信息泄露的影响范围也波及,这就需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集结各国力量共同应对。
抛开这些关于安全保护的考虑,从信息泄露的源头来看,这些信息提供者就是我们自己,为何我们会主动提交可能威胁到个人隐私的信息?这就反映出一个问题:
当前,很多APP、服务平台都要求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其中包括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甚至是身份证号、家庭情况等,当然一方面出于对用户真实性的认证,而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互联网+”时代下数据的重要性。
但是何时这些属于个人财富的隐私数据成了别人的敛财工具?若想获得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就一定要以“出卖”个人信息为代价吗?这是对整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的拷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