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加速5G发展正当时,物联网行业显商机!

加速5G发展正当时,物联网行业显商机!

2018-04-27 15:32:06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关键词:互联网物联网阅读量:47348

导读:众所周知,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已成为当下竞相追逐的热点,它也正着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那么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众所周知,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已成为当下竞相追逐的热点,它也正着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那么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呢?
加速5G发展正当时,物联网行业显商机!
 
  物联网指的是什么?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既然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那么互联网的发展必定会对物联网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关于加速互联网的长远健康发展,国内三大运营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这三大运营商做了哪些努力呢?
 
  国内三大运营商为推动物联网发展所做的尝试:
 
  物联网包含三大要素: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以下是三大运营商在网络层面上为物联网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联通:目前正在逐步推进2G网络减频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短时间内直接关停,而是将引导2G网络用户转变成4G用户,通过各种优惠措施使2G用户的服务不受影响。中国联通今年结合发改委和工信部重大专项,拟在北京、天津、杭州、成都等16个城市开展5G试点。
 
  中国移动:筹划关闭2G网络。4月25日在京举办“5G联合创新中心合作伙伴大会”,三星、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以及电力、交通等垂直应用行业共93家合作伙伴参加。
 
  会上,中国移动宣布成立国内具备基于5G新标准的端到端能力的开放实验室——5G联创中央(北京)实验室,分享关于5G的创新成果及其进展情况。中国移动表示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五个城市开展外场测试,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
 
  除以上5个城市外,中国移动还将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业务和应用示范,为5G商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电信:筹划关闭2G网络。中国电信试点城市为“6+6”,其中包括之前已确定的上海、苏州、成都、雄安、深圳、兰州六个城市;此外,中国电信表示还将根据国家相关部委要求扩大试点范围,或将再增设6个城市。
 
  物联网在中国有何发展前景?
 
  目前,物联网发展的态势十分强劲,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物联网产业已基本涵盖芯片制造、元器件的生产、基础材料的生产、终端设备的制造、系统集成、网络运营以及服务等许多环节。据GSMA预测,到2025年,北美国家的物联网连接将有58亿,而欧洲将会出现近56亿的连接。拉丁美洲将有13亿,中东非洲将有14亿。当然,大的市场还是在亚太地区,这里将会出现109亿的联网设备。
 
  物联网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预计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面对物联网如此庞大的市场前景,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在不断的转型,以期在物联网时代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努力追求更长远的发展。
 
  未来的物联网行业可能呈现的行业区域结构特色: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可能呈现出三大趋势:
 
  1、产业发展涉及地域广,热点地区将不断涌现
 
  包括昆明、宁波、天津在内的众多国内城市将会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吉林、湖南、贵州、山西、河南等省,以及合肥、厦门、大连等城市,也在积极谋划本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2、二、三线城市纷纷投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徐州、佛山,以及河北固安县、四川双流县等市县,也纷纷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3、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显现
 
  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已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随着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局面也将进一步显现。
 
  物联网是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特色,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物联网的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人工智能对教育有何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报告,全球已有超过40%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4-14 10:12:02
  • 如何选择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来连接设备?

    选择合适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应用场景、设备特性、功耗要求、数据传输需求和成本等多个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主流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以帮助企业和开发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技术方案。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2025-04-09 14:15:59
  • 人工智能讲师平均招聘月薪超1.5w AI新兴职业需求强烈

    人工智能讲师的增加表明市场对AI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急剧增长。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各类教育机构和企业培训部门都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讲师来提升员工或学生的AI素养,从而推动了该职位招聘需求的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讲师物联网
    2025-03-09 10:35: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 橡塑拉力机

    橡塑拉力机,橡塑拉力试验机,塑料性能测试设备,橡塑拉伸试验机,橡塑拉伸强度试验机
    品牌
    倾技
  • 美JOUCOMATIC气动电磁阀

    选型技术杰高电磁阀,捷高气动电磁阀样本,概述JOUCOMATIC电磁阀,杰高气动电磁阀材质,捷高气动阀说明书
    品牌
  • 德国Schmitz金刚石抛光膏

    德国Schmitz,Schmitz金刚石抛光膏,Schmitz进口金刚石抛光膏,Schmitz圆锯片,Schmitz金刚石磨盘
    品牌
    其他品牌
  •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过程

    曝气生物滤池,BAF用途,污水处理净化,碳钢,曝气生物滤池应用
    品牌
    明基环保
  • 酸度计 仪表

    酸度计,PH计,AZ8601,PH测试仪
    品牌
    其他品牌
  • 酷睿10/11代处理器上架式2U工控机

    工业服务器工控机,2U工控机,上架式工控计算机,酷睿上架工控机,酷睿10/11代工控一体机
    品牌
    集特智能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