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云计算万亿市场空间显现,人才培养带动行业发展新气象

云计算万亿市场空间显现,人才培养带动行业发展新气象

2018-07-16 11:51:51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关键词:云计算数据阅读量:47535

导读: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对于云计算而言,良好的市场前景逐步凸显,人才培养成为了当下促进技术革新。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对于云计算而言,良好的市场前景逐步凸显,人才培养成为了当下促进技术革新与相关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经济化的今天,各国对于核心技术和关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包括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了热点话题。云计算作为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受到了高度关注,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云计算万亿市场空间显现,人才培养带动行业发展新气象
 
  放眼,云计算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有云市场规模继续高增长,未来预计有万亿的市场空间。
 
  根据Gartner研究报告,公有云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683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2092亿美元(包括BPaaS、SaaS、PaaS、IaaS、Cloud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ervices和 Cloud Advertising),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51%。预计2017-2020年行业规模增速依然维持在15%以上,到2020年有望达到3834亿美元。
 
  在云计算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之际,中国积极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流,采取多种方式,加速推进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来看,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接近700亿元,预计2018-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66亿元。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中公有云约246亿元,占35%,仅为美国公有云规模的五分之一。市场占有率可提升空间巨大。
 
  据产业信息网数据预测,我国公有云市场增速有望于水平,在2020年达到600亿元,占国内云计算整体市场的比重提升至45%,形成公有云和私有云分庭抗礼的局面。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比重的不断提升,给众多的企业进入云计算行业注入了信心。在整个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仍然有多家企业脱颖而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按营业收入排名,根据MorganStanley的数据,2017年公有云服务市场(包括IaaS、PaaS、SaaS),由微软和亚马逊主导,微软以289亿美元排在首位,亚马逊的云业务收入以174.6 亿美元紧随其后,谷歌云云计算收入约40 亿美元排第三名。
 
  与外国企企业相比,中国的云计算企业也发展迅速。其中,阿里云作为中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厂商,2017 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1.68 亿元,营业收入排第四名,同比增长100.65%,增速超过AWS。盈利的增加反过来也使得企业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发新技术,加强对于核心团队的建设。
 
  在影响云计算企业发展的多种因素中,人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都排在世界,但中国在人才总量,以及杰出人才占比偏低。目前,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行业,都急需大量的人才,整个行业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相当欠缺。人才作为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模式的转变,更应该受到关注。
 
  为培养专精人才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诸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些地区更是政府与高校等配合,多方发力促进包括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例如,近日北京市教委明确,市属高校专业调整需进行申报,申报范围包括新设置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和修业年限,撤销专业等。按照通知要求,各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设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外语非通用语种等领域相关专业。
 
  常言道“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未来,在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的联手努力下,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紧缺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同时,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在内的新兴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关于征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优秀案例的通知

    为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简称《建设指引》)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现组织征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优秀案例,总结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经验,遴选推广先进做法,供各方借鉴参考。
    数据基础设施
    2025-04-28 10:13:06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国家数据局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近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出现新的进展,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这背后,离不开算法、算力、数据的协同创新。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高质量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进一步发挥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倍增效应。
    人工智能数据
    2025-03-30 13:52:34
  • 烟台:数据跨部门调用 “e拍通”跑出改革加速度

    山东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行“免证办事”“一码通行”,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
    电子证照数据
    2025-03-11 11:45:10
  • 阿里定了!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 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阿里云计算AI硬件基础设施
    2025-02-24 12:01:38
  • 聚焦物流行业发展问题 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变革。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正在重塑物流行业的运营模式和价值链。物流业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物流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物流行业数据
    2025-02-20 10:24:4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