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盘点2018上半年机器人领域八大热点,看中国机器人竞争特点

盘点2018上半年机器人领域八大热点,看中国机器人竞争特点

2018-07-27 08:48:19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关键词:机器人阅读量:23484

导读:伴随着机器人市场需求的爆发以及政府和资本的支持,机器人产业在我国迎来了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近年来,机器人领域一直热度不减,不管工业还是生活服务领域的机器人总能吸引住投资人和普通消费者的眼球。转眼2018年已过半,机器人领域热点事件令人目不暇接,比如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家用机器人股科沃斯上市、协作机器人新品迭出、机器人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中美贸易战是否影响高速发展的机器人产业等热点话题,都带来了一轮轮热烈的讨论,本文精选上半年机器人领域的八大热点进行了总结和剖析,与大家分享。
盘点2018上半年机器人领域八大热点,看中国机器人竞争特点
 
  热点一:我国工业机器人延续高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7.4万套,同比增长23.9%。自2013年以来,我国就成为大的机器人销售市场。据IFR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工业机器人销量38.7万台,同比增长31%,其中中国销量13.8万台,同比增长58%,占的比例36%,较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值中,一半的增长来自中国,中国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增长引擎当之无愧。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高增长主要源于需求端的爆发。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75%下滑到2017年的71%、人力成本逐年上升、机器人价格逐步下调,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增长迅速。然而,由于国内机器人企业起步晚,核心零部件受制于外企,国内机器人企业产销量的增速落后于外企,导致国内机器人产量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高达8.1万台,同比大增56%,而出口机器人仅2.4万台,下降20%。从总量来看,2017年我国市场上外资品牌机器人销量10.3万台,而我国本土企业销量仅3.5万台,占比27%,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未来,我国本土机器人企业还需在运行稳定性、精度、耐用性等方面提高竞争优势,结合不同的行业需求制造出更接地气的机器人,并能够为不同行业提供一整套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带动国产机器人产量和市占率的提升。
 
  热点二:机器人企业忙扩产
 
  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增长给企业增资扩产带来巨大的动力,尤其在2017年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后,机器人企业都在积极扩充产能。
 
  5月8日,安川都林机器人应用设备河北有限公司在香河机器人产业港正式投产,可同时进行100台以上中上涂机器人、50台以上底涂机器人的组装及离线调试工作。6月15日,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在常州的第三工厂正式开业,新增年产能6000台,总产能达到1.8万台/年。3月,库卡与美的发布公告称将在顺德新建机器人生产基地,预计到2024年机器人产能达到每年75000台,加上现有产能,库卡在中国每年的机器人产能总数将达到10万台。同期,上海发那科和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合作,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州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9446平方米。新公司将建设集机器人销售、展示、培训、技术支持及仓储等业务于一体的华南基地。4月16日,ABB机器人青岛应用中心新址启用。ABB公司执行官Ulrich Spiesshofer表示将在中国的机器人生产能力提高一倍。
 
  外资机器人企业在中国增资扩产的同时,国内机器人企业的扩产步伐更大。新时达目前有在建新工厂4个,包括位于上海嘉定的年产1万余台套的新时达机器人智能新工厂、位于深圳松山湖的年产1万台的工业机器人和10万套运动控制系统的众为兴新工厂、位于昆山的晓奥享荣新工厂和位于安徽芜湖的新时达机器人工厂。2017年新时达机器人出货量不到3000台,此轮扩产旋风有点猛。
 
  然而,新时达跟国内机器人新松机器人比起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新松机器人在沈阳、上海、武汉、杭州、阜阳、潍坊、郑州、湘潭等地设立20多处产业基地或产业园。新松机器人2017年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0.7%,但产业基地的布局远远超前于其产品的销售增长。
 
  热点三: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影响几何
 
  自中美贸易争端开启以来,美国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在美国7月6日起执行的340亿美元加征25%关税的贸易清单中提到了部分工业机器人品类,在随后的2000亿美元制裁名单里没有新增机器人产品。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影响几何?让我们看一下进出口数据。
 
  从2015-2017年的进出口数据来看,我国向美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在3500万美元左右,其中,受到制裁影响的品类的金额在2000万美元左右,额度较小。然而,向美国市场的出口受制裁的金额占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金额的15%左右,也就是说美国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征税会影响我国15%的机器人出口,虽然目前我国机器人出口金额相对较小,但长远来看,会对我国机器人企业的海外扩张造成一定障碍。
 
  热点四:协作机器人(Cobot)新品迭出
 
  协作机器人不需要围栏,可以和人共享工作空间,给人机合作带来无限可能。今年上半年,又有不少协作机器人新产品被推出。
 
  优傲机器人推出了新款e-Series协作机器人。优傲是协作机器人的鼻祖,迄今已卖出2.4万台协作机器人。此次推出的e-Series协作机器人在控制面板以及软件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从而让协作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上的部署和编程都更为简单。
 
  DENSO针对桌面应用的定位推出了小而轻的机器人“cobotta”,其大承载重量为500g。可放在桌子上与人协同工作,在与人协同工作时,其手臂的工作速度会低于250mm/s。同时具备实现互相监视机械臂动作速度及机械臂位置的功能。如果单独作业可实现1000mm/s的速度。
 
  6月19日,ABB推出全新单臂YuMi机器人和OmniCore™全新机器人控制器系列。这两款产品都力求通过人机协作提升生产制造灵活性,并发掘数字化工厂的潜能。新款控制器内置ABB Ability™数字化解决方案、互联服务和ABBSafeMove2安全软件解决方案,因此可将任意已连接的工业机器人转化成协作机器人。
 
  5月18日,专注协作机器人的遨博在常州科教城举办遨博科技大厦奠基。2018年遨博协作机器人计划销售3500台,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遨博科技大厦竣工投产后,将建成年产5万台协作机器人研发、生产和运营基地,成为国内大的协作机器人生产基地。遨博的主打产品为6自由度的AUTO-i5。
 
  热点五:AI与机器人加速融合
 
  传统工业机器人主要依从一系列控制指令完成任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感知、人机交互、行动控制、智能决策等领域的发展,机器人也在逐步升级。比如,通过机器人视觉,可以让分拣机器人更的识别;通过机器人传感系统,机器人可以感知周边环境,与人和环境和谐共处;通过语音识别,机器人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和人机对话等。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机器人领域有23家完成融资,机器视觉相关融资有9家,其他融资主要在语音识别、芯片、定位导航等领域。
 
  6月,英伟达推出具有强大AI功能的机器人平台Nvidia Isaac。NVIDIA Isaac的核心是JetsonXavier,这是首款专为机器人设计的计算机芯片。JetsonXavier拥有6种高性能处理器,包括1个VoltaTensorCore GPU、1个8核ARM64 CPU、2个NVDLA深度学习加速器、1个图像处理器、1个视觉处理器和1个视频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使其能够同时、且实时地处理数十种算法,以用于传感器处理、测距、定位和绘图、视觉和感知以及路径规划。它让机器人能够从传感器获取输入、定位自身、感知其环境、识别并预测附近物体的运动、推理出合理动作并安全执行。NVIDIA CEO黄仁勋表示:“AI是我们这一时代强大的技术力量。阶段人工智能将实现全新的软件自动化水平,从而帮助诸多行业提高生产力;其后,人工智能与传感器和执行器相结合,将成为新一代自主机器的核心。终有一天,数十亿台智能机器将用于制造、送货上门服务、仓储物流等领域。”
 
  热点六:科沃斯上市成为家用机器人上市股
 
  5月28日,家用服务型机器人公司科沃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截止7月23日收盘,科沃斯总值已达250亿元。科沃斯的扫地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约50%,2017年售出321万台地宝扫地机器人,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40%。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扫地机器人渗透率4%-5%,内陆则低至0.5%,相较于美国16%的家庭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我国还有广阔的市场提升空间。另外,科沃斯2015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7年海外销售额达到7.6亿元,同比大增431%。2016年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在1000万台左右,中国占据了超过1/3的市场空间。从竞争格局来看,美国iRobot市占率超过50%。借鉴iRobot的本土及海外各占50%销售额的发展经验,家庭服务机器人在海外市场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我国服务机器人有一定的对比优势。首先,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较为成熟,产品落地快。我国在制造业领域有全的产业链,这为服务机器人从研发到生产缩短了时间。其次,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起步时间远远落后于四大巨头,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我国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在无人机等领域领跑。后,我国市场空间大,产品细分齐全,产品更新迭代快。
 
  然而,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也存在两大问题。首先,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如激光雷达,智能芯片等,主要采用国外产品,尤其是大型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如果国产相关部件品质提高,价格下降,会逐步提升国产机器人的竞争力。其次,我国基础创新能力偏弱。我国机器人企业研发能力较美日弱,企业重生产、轻研发。
 
  热点七:珠三角、长三角机器人产业扶持力度大
 
  在机器人这个热点发展领域,各省市政府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扶持。但从各省市比较来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支持政策出台早、补贴力度大。珠三角、长三角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其他区域成熟,在更好的扶持政策下更容易吸引机器人企业入驻,形成良性循环。相比而言,中西部区域机器人产业较为落后,但由于制造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对机器人需求逐步提高,未来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热点八:机器人小镇建设正当时
 
  机器人行业的火爆加之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使得机器人小镇遍地开花,截止2017年底,全国已有约50个机器人小镇或机器人园区设立。2018年以来,机器人小镇建设继续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今年5月,哈尔滨提出年内启动机器人小镇建设,小镇由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牵头实施,总投资约92.42亿元,建成后将集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链企业100家以上,释放产值300亿元。6月1日,位于深圳的碧桂园机器人产业园开园,园区占地3.8万平米,签约企业10家,预计园区正式运营后产值超10亿。6月26日,潍坊提出将在潍城区打造占地1000亩的北方机器人小镇,将引入ABB、西门子等2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入驻。6月29日,美国ATI、星和机器人等4家机器人企业正式入驻香河机器人小镇。目前,香河机器人小镇已聚集了喷涂机器人巨头安川都林、焊钳巨头德国NIMAK,3D打印企业汇天威等100多家机器人企业,已成为我国北方具活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
 
  小结
 
  整体来看,伴随着机器人市场需求的爆发以及政府和资本的支持,机器人产业在我国迎来了好的发展机遇。虽然部分企业的冒进可能带来行业泡沫,但不断涌入的资金、技术、人才也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核心技术方面,都与日本、欧美等企业相差较大,业内已出现了机器人产能不足、低端过剩的苗头。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机器人的发展必须找好立足点,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产业发展的大浪淘沙中屹立不倒。
 
  (原标题:盘点2018上半年机器人领域八大热点,看中国机器人竞争特点)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禾赛科技与三家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的空间理解模型 Spati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融合,可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
    激光雷达机器人仿真训练
    2025-04-22 14:40:39
  • 早报|OpenAI发布GPT-4.1;Hugging Face进军机器人领域

    OpenAI推出了三款GPT-4.1系列模型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该系列模型需要通过API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平台Hugging Face近日宣布收购法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进一步拓展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GPT-4.1机器人
    2025-04-15 10:49:57
  • 全国首个!深开鸿发布基于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传统“Linux ROS”生态长期垄断市场;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技术路线碎片化,硬件、软件互不兼容,导致重复开发成本高、协同效率低下。
    机器人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
    2025-04-09 15:28:05
  • 机器人年收入下降?身价5000亿巨头交出硬核财报!

    美的集团2024财年年报显示,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年收入为287亿元,占营收比重7%,较上年同期的310.53亿元下降7.58%;毛利率为22%,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
    美的集团机器人
    2025-04-08 10:59:23
  • 强强联合!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机器人革命?

    机器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传统机器人大多局限于预编程任务,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机器人技术,使其更智能、更适应性强、更高效。
    AI技术机器人
    2025-04-07 10:04:09
  • 销量疯涨,售价狂跌!速腾聚创瞄准人形机器人能否破局?

    速腾聚创依托产品稳定的质量及优异的性能表现。预期将成为Robotaxi商用车辆的主流配置之一,且获得规模可观的收入增长。
    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激光雷达
    2025-04-02 13:40: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