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盘点2018国内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这5家AI独角兽布局有何不同?

盘点2018国内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这5家AI独角兽布局有何不同?

2018-07-31 09:36:50来源:AI圈子联盟 关键词:人工智能AI独角兽阅读量:27397

导读: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前沿的课题。继2017年被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一年后,“人工智能”(AI)再次成为两会焦点。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前沿的课题。继2017年被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一年后,“人工智能”(AI)再次成为两会焦点。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再次强调人工智能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机遇,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术领域的重中之重。
 
  国内的一些上市科技巨头也早已布局,百度布局自动驾驶、阿里布局智慧城市、腾讯布局医疗影像识别、科大讯飞布局语音识别,他们都在各自的人工智能领域有所建树。除了以上四家,国内还有一些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也成为了受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一起从人才科研,技术产品布局方面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人才科研布局
 
  商汤科技2014年成立,其深度学习研究团队,包括18名教授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北大、清华等世界名校的120余名博士生。此外,商汤科技已与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学院等众多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商汤科技利用名校+名企的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共同打造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平台,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实现高校、企业与地区的三赢局面。商汤的人才优势体现在系统性,从导师制到各个共建研究室,实习生机制,商汤建立了系统性的产学研体系。
 
  深兰科技是2014年由归国博士团队创建,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在欧洲、美国、澳洲等多地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研发机构,的科研机构拥有近百位全职博士和博士后学术带头人,几百位名校硕士研发人员,创造性地发明了数十项原创算法和原创技术,团队曾多次获得多项世界大赛和国内大赛的名。拥有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六家人工智能企业,建立了人工智能、AIoT智联网、人机交互、AI芯片等相关的领域的联合实验室,共同构筑了性的研发科研体系,以及旗下深兰科学院、深兰大学都源源不断为其输送人才。
 
  旷视科技作为国内计算机视觉领域早的创业公司之一,其团队成员也全是AI技术流:创始人印奇是一个技术天才,高中还没毕业就被清华大学选中;进入清华后,他入选姚期智的实验班。姚期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计算专家、图灵奖获得者,公司汇集了来自清华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极客,以及来自谷歌、阿里巴巴、华为、微软等跨国企业的产品牛人,旷视分别和香港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
 
  云从科技目前由上海、成都、重庆三个研发中心,美国UIUC和硅谷两个前沿实验室,及中科院、上海交大两个联合实验室组成三级研发架构。云从科技研发团队成员 300 多人,80%以上拥有硕士学历。目前,云从上海交大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产品标准的建立。
 
  依图技术团队来自MIT、Google、阿里巴巴等学术和工业机构。创始人朱珑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统计学博士,师从霍金的弟子艾伦·尤尔(Alan Yuille)教授,从事计算机视觉的统计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深入研究大脑科学和计算摄影学,依图科技也和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
 
  技术产品布局
 
  在行业落地方向上,商汤科技目前专注于安防监控、金融、手机、移动互联网和深度学习芯片五大领域;在核心技术上,主攻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识别算法、增强现实、文字识别、自动驾驶识别算法和医疗影像识别算法几项技术。商汤科技通过原创AI技术赋能手机、互联网娱乐、视频内容管理、安防、汽车等行业,有增强现实的SenseAR,智能图片视频审核平台SenseMedia,安防系统SenseFace3.0等。
 
  深兰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布局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生物智能、AI芯片、智能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教育、军工等领域。主攻深度学习架构、机器视觉、生物智能识别等人工智能算法、和无媒介支付等核心技术,产品有基于机器视觉、生物识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芭堤雅车,有基于机器视觉等技术的用于零售升级的AI自贩柜、结算台等,有基于自动驾驶、机器视觉技术的物流机器人、瓦力巡警机器人,以及基于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的车载机人和生物车钥等产品。
 
  旷视科技主要专注于人脸识别解锁、影像智能处理、城市安防、3D摄像头模组、汽车智能升级等研究方向,拥有人脸识别技术、物体检测与识别、视频智能分析与模式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以及云端、移动端、芯片等不同平台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算法创新。
 
  云从科技布局金融、安防、交通等行业,核心业务有快速部署平台、智能硬件、智能系统等,技术特点是人脸信息检测、特征提取融合、质量属性分析、人脸相似度比对、特征相似度对比、ocr识别。
 
  依图科技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布局安防、金融、交通、医疗、智能硬件等行业,产品有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蜻蜓眼”人像大平台,用于金融行业的刷脸取款、智能网点、身份证OCR识别技术,用于医疗的影像智能辅助平台。核心技术主要是人脸识别技术、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小结:
 
  对于AI视觉企业来说,安防领域一直是这些独角兽大力争夺的市场。商汤科技有一大部分盈利均来源于安防业务。同时也提供一些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与其他企业相比相对;
 
  在海外合作实验室方面,深兰科技和海外机构合作密切,相比与国内大学合作的商汤、旷视、依图和云从,更具有基因;
 
  在数据方面,做人脸识别技术的旷视科技与手机终端合作比较多,人脸数据方面会占优势,而深兰科技是研究掌脉识别技术的,在掌脉数据方面占有优势;
 
  在行业布局方面,深兰科技布局9大领域,产品线丰富,而云从科技是银行业人脸识别应用普及的供应商,在金融领域更加深入。
 
  (原标题:盘点2018国内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这5家AI独角兽布局有何不同?)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智慧城市建设恰逢其时 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有哪些应用

    AI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更智能、更安全的世界。企业和政府应积极拥抱AI技术,同时关注其伦理和社会影响,确保AI的发展真正造福人类。
    人工智能安全领域
    2025-05-11 09:43:13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