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系统除了载人,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无人系统除了载人,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2018-08-06 10:22:54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洛神 关键词:无人系统无人配送阅读量:45751

导读:当下,无人驾驶被炒得火热,各大巨头纷纷把资本和触角伸到了无人驾驶领域,积极的在技术上进行更新。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当下,无人驾驶被炒得火热,各大巨头纷纷把资本和触角伸到了无人驾驶领域,积极的在技术上进行更新。但是无人驾驶的安全问题却还是大众一直担心的问题,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安全问题就得不到保障。这也是干扰无人驾驶无法真正走到大众生活中的原因。
无人系统除了载人,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安全问题可不是空穴来风,就在今年的3月份,美国网约车公司Uber发生了一起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死亡的事故,对于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Uber公司表示,当时无人车本身发现了这名正在横穿马路的行人,但是自动驾驶软件系统没有采取避让的措施。这次事故引发了舆论的震惊,让大众对无人车的安全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无人驾驶技术上路开始,因自动驾驶而造成的事故就不胜枚举。在美国南加州地区,就有一辆开启了自动驾驶系统的特斯拉轿车撞上了一辆停着的巡警车。当时停着的巡警车内并没有警员,特斯拉司机受了轻伤。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在美国发生的第三起因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开启时发生的严重车祸。
 
  再往更久远一点的追溯,2016年2月14日,一辆配备谷歌无人车在处于自动驾驶模式的时候和一辆公交车发生了碰撞,索性没有人员伤亡。2016年9月23日,谷歌无人驾驶测试车在美国山景城遭受了一辆道奇商用货车的严重撞击,致使无人驾驶测试车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并未造成人员伤亡。2017年12月7日,一辆Cruise自动驾驶汽车在变道过程中刮蹭了一辆摩托车。事故造成摩托车司机肩部受伤。这里只是简单列举,自动驾驶导致的事故还有很多,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12起车祸,和3起命案。
 
  种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人们开始对无人驾驶的热情开始降温,也因为无人驾驶上路所碰到的壁垒,让更多想让无人驾驶落地,获得商业利益的企业开始转向无人驾驶的轻落地,看看无人系统除了载人,还有哪些领域可以运用。
 
  利用无人系统进行外卖配送
 
  在无人配送领域,美团做出了这个决定,利用无人系统进行配送。
 
  传统意识里无人系统就是应该用来载人的,但是美团打破了思维的疆界,自动驾驶不一定非得用来载人,也可以用来运送外卖。“高速”容易造成危险,“低速”的危险性则要小很多。车体太大太重不安全,做小一点做轻一点无妨。如此想来,用无人车送外卖正合适。
 
  “无人配送”的关键是自动驾驶。从专业上来说,目前的通用自动驾驶技术尚不成熟。不过,在低速简单的驾驶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早已不是什么难事。目前美团点评内部无人配送机器产品已经迭代到第七代,申请zhuanli近70项。除了美团,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互联网企业都在加紧布局无人配送,包括顺丰也在做无人配送。
 
  利用无人车进行无人货运
 
  因为无人货运的应用场景较为简单,而且市场空间广阔,巨头开始在此方向进行强势的布局,所以可能会成为早实现商用的无人驾驶应用。
 
  在无人货运上,Uber公司可以说是走在了前列,在今年的三月份,Uber公司就宣布,其自动驾驶卡车车队已经开始在亚利桑那州的高速公路上运输货物。
 
  国内的很多公司也看到了无人货运的前景,所以在今年的4月份,中国无人驾驶货运卡车技术公司图森未来的无人驾驶卡车车队在河北曹妃甸港区试运营,实现了全工况、单班次的连续无介入运转。
 
  很多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从某一个特定场景发展起来的,在公路或者码头等相对封闭的场所,没有普通道路那么复杂,行人等不可控因素也相对较少。所以以现在的技术而言,发展无人货运是更迎合时代发展大趋势的。
 
  综合来看,无人驾驶载人上路在目前看来还是不安全的,时机未到的,但是围绕无人驾驶系统的尝试并没有停止,各种尝试也开始开花结果。我相信,随着无人系统的完善,无人系统可以更好的造福人类,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原标题:无人系统除了载人,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