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范围内建立起且可信的公有云市场已经成为了信息化时代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普遍重视的背景下,公有云建设速度日益加快。
身处在金融、贸易化的新时代,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故步自封。为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融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大浪潮,在企业之间搭设云平台、实现信息、技术等的共享已经成为打造现代化企业经营模式的关键所在。
放眼,欧洲、美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早就开始在云计算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技术研发,力求在云计算等高新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各国高度重视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使得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追溯公有云的发展历程可以得知:基于经济、贸易合作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公有云在合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服务供应商开始采用云端模式来支持生产环境和关键业务运作。只有探索基于云计算等技术的新型合作模式,服务供应商才能在云信息时代掌握话语权,并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公有云的出现是从亚马逊开始的。亚马逊自身的电商业务庞大,普通的IT系统难以支撑其庞大的业务运转。同时,采用一般的IT系统还有造价较贵、维护困难等问题。为更好地拓展业务、满足用户的需求,亚马逊致投入精力自行开发系统,并且向外出租云服务。
自此以后,许多服务供应商对公有云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钻研,这使得公有云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的新数据显示,2017年,公有云的市场规模大幅成长29.5%,达235.80亿美元,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在公有云发展如火如荼之际,许多国家的公有云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我国的公有云产业也生机勃勃,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中国公有云发展调查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据该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公有云的市场规模达到264.8亿元,相比2016年增长55.7%。同时,信通院还预计在2018-2021年期间,中国公有云的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1年,中国公有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02.6亿元。
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云计算技术不断成熟。从总体来看,云计算的产业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IaaS 层、PaaS 层和 SaaS 层。在组成云计算产业链的这四个层面中,SaaS 是云计算市场中主要的组成部分,IaaS 层(基础设施即服务)是一些国家和地区云计算发展的产业链重心与增长点。尤其是近几年,IaaS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在IaaS市场中,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与Google等服务供应业商的表现较为抢眼。仅就2017年而言,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与Google这四大IaaS服务供应商的合计营收,就占据了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的73%,对于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实际上,这些服务供应者都拥有较为强大的IaaS产品,这为许多国家的云技术与行业的密切结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多家服务供应商的加入也有效地促进了相关技术的成熟。
随着主流机构对IaaS的认识不断深化,IaaS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宽,更多具有前沿云技术的服务供应商将涌现出来,这有助于服务供应商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差异化竞争局面将愈演愈烈。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云服务将逐渐被应用在多个行业的细分领域。在世界各国资本巨头的推动下,各地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完善,各服务供应商研发新兴技术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包括公有云在内的云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