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AI助力眼疾诊断 医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变革

AI助力眼疾诊断 医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变革

2018-09-11 08:42:42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医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阅读量:47717

导读:一款经过“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有效识别眼疾患者的关键症状,且准确率十分惊人。不过,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伦理道德、人才困境等。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一款经过“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有效识别眼疾患者的关键症状,且准确率十分惊人。不过,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伦理道德、人才困境等。

AI助力眼疾诊断 医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变革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都只是存在于科幻概念中,直到“AlphaGo”接连战胜人类围棋选手,才让“AI”这个单词火遍。从围棋界到电竞界,从金融界再到医学界,人工智能如今已经几乎无处不在。
 
  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融合是革命性的。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优化了医疗市场的供需匹配,那么人工智能则是从各个方面改变了医学研究与医疗服务的构造。2010年前后开始,由于计算能力与数据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逐渐趋于成熟。
 
  目前,从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总体布局来看,诸多的创业公司主要集中在应用层面,相对门槛比较低,但竞争十分激烈。凭借在数据资源、算法技术层面的优势,传统IT巨头保持着一定的地位。
 
  眼下,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按领域可划分为八个主要方向,包括医学影像与诊断、医学研究、医疗风险分析、药物挖掘、虚拟护士助理、健康管理监控、精神健康以及营养学。而医学影像与诊断、医学研究、医疗风险分析和药物挖掘是受资本市场关注的细分领域,融资总额超过80%以上。
 
  其中,协助诊断及预测患者的疾病已经逐渐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主流应用方向。据外媒报道,一款经过数千名英国患者数据“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有效识别出患者眼疾的关键症状,其准确率与世界专家水平相当。
 
  要知道,当前有接近3亿人生活在不同形式的失明之中,自然也包括了200多万英国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可以及早发现并治疗,许多眼疾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治愈。也就是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识别眼疾的这一系统如果能够投入临床应用,将成为数亿人的福音。
 
  好消息是,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经过扫描技术测试的初步结果让人满意,未来三年内就有望在英国的数十家家医院得到推广。该项目负责人声称,“该项目非常令人振奋,它可以及时改变对视力有问题的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式”。
 
  据悉,该款人工智能系统由英国穆尔菲尔德、伦敦大学和谷歌旗下的DeepMind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共同研发。该系统能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黄斑、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情况,迅速判断出病人是进入观察程度还是必须由医生紧急诊治。
 
  毫无疑问,这十分地令人兴奋。但是在很多医学界专家的眼中,对于人工智能系统如何融入到临床实践中,依然有所担忧。有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的进步在加速推动医疗领域临界点的到来,未来人工智能或许将不只是协助医生的工具,而是成为做出决策的那个“人”。
 
  从这一点来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存在着很大风险。毕竟,人类无法确切地解释人工智能系统是如何做出某些决定的,就像在多次自动驾驶汽车事故中那样,当方向盘不在人类掌控当中的时候,电脑总是有可能做出致命的错误判断。
 
  除了可以发生的意外风险与伦理问题外,人才短缺也是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挑战。据数据统计,我国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达到了500万以上,且我国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从业者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因而,政府迫切需要在人工智能教育与培训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加大海外人才的引入力度。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智慧城市建设恰逢其时 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有哪些应用

    AI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更智能、更安全的世界。企业和政府应积极拥抱AI技术,同时关注其伦理和社会影响,确保AI的发展真正造福人类。
    人工智能安全领域
    2025-05-11 09:43:13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