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早教机器人如何挣脱桎梏?分清主次和找寻自我很重要!

早教机器人如何挣脱桎梏?分清主次和找寻自我很重要!

2018-09-11 11:21:23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早教机器人阅读量:62336

导读:在机器人竞争的一片红海中,教育机器人杀出重围脱颖而出。这其中,早教机器人凭借着强大的教育、陪伴、看护功能,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受到了众多企业的追捧。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机器人竞争的一片红海中,教育机器人杀出重围脱颖而出。这其中,早教机器人凭借着强大的教育、陪伴、看护功能,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受到了众多企业的追捧。
早教机器人如何挣脱桎梏?分清主次和找寻自我很重要!
 
  犹记得笔者小时候,儿童早教玩具还比较单一,无外乎男生都是变形机器人、小汽车和积木拼图,女生都是各种洋娃娃。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孩子身边的玩具越来越呈现出更多的科技色彩,从故事机、儿童手表到早教机器人,智能化特点愈发凸显。
 
  其中,早教机器人更是被人们寄予了厚望,其作为机器人与儿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探索,不仅能够训练孩子学习能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开发孩子学习潜能,还能协助父母照顾孩子,承载了人们对其发展的重视与期待。
 
  发展正火热,布局玩家不断增多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取得的巨大成果,带动了与不少产业的结合发展,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到服务业各领域,如今与教育的结合也十分密切。
 
  而在老中青众多的机器人教育产品中,又以服务于儿童的早教机器人为火热。这一方面得益于新一代年轻父母注重对孩子教育的投资,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二胎政策”开放后幼儿人数迎来激增,儿童教育市场获得快速壮大。
 
  同时,儿童早教机器人本身也具备其他早教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能够进行场景式陪伴,能够给孩子提供早教、编程、阅读和看护等内容,能够弥补父母无法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遗憾等等。
 
  基于以上原因,从2016年开始我国早教机器人迎来了迅猛发展,大量企业和产品的出现,推动着市场逐渐走向繁荣。从早入局的小鱼在家、ROOBO,到后来的奇虎360、巴巴腾,再到如今的科大讯飞、乐博教育等上市企业,市场已经连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企业的进入。
 
  截至目前,市场上涉足早教机器人的企业已经达到400余家,它们在2015和2016早教机器人起步的这两年里发展布局为活跃,近开始逐渐沉淀了下来。据相关专家预测,随着进入企业的不断增多和日渐成熟,未来早教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这是一个蓝海广阔且尚待挖掘的新兴市场。
 
  未分清主次,导致市场难以爆发
 
  不过,综合当前儿童早教机器人产品来看,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普遍以家庭陪伴为主,早教为辅。相比儿童早教而言,不少产品对于场景式陪伴似乎看得过重,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
 
  近些年,市场上已有的早教机器人产品,包括阿零、阿尔法蛋、小优、布丁、ibotn爱蹦、开心熊宝、乐橙育儿机器人等在内,已经达到了上百个,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它们有的、也有劣质的,鱼龙混杂同质化十分严重。
 
  就具体功能来说,所有产品基本大同小异,无外乎语音交互、远程视频监控、海量教育资源等功能。在功能的组合上,用于陪伴、看护和监管的技术占据较大比重,相较而言用于早教的内容和技术稍显逊色。
 
  儿童陪伴和看护固然重要,但早教机器人还需以儿童教育为主,只有通过的教育资源、教学内容,以及强大的教学功能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否则主次颠倒之后,早教机器人终只会沦为陪伴孩子的又一个玩具,丧失掉主要的教育作用也就无法获得家长以及市场的认可。
 
  非刚需产品,还需找到独有特点
 
  除了产品功能的主次未分清之外,市场发展中还存在众多其他的问题制约着进一步的发展,比如产品内容交互差、功能匮乏;大部分不具备学习能力;难以同时满足家长和孩子的不同需求;普及不够消费观难以形成等等。
 
  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技术发展水平、企业战略意识、市场引导能力、行业竞争秩序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多方合作、积极引导和协作突破。
 
  就短期来说,产品要获得良好发展和认可,需要做到的就是摆脱产品同质化,找到自己的独有特点和专属功能,做到产品的与众不同。毕竟早教机器人并非刚需产品,家长花高昂的价格购买也希望物有所值,千篇一律的产品很难吸引他们的购买欲望。
 
  因此,未来如何通过独有的方式或特点吸引孩子以及家长的眼球,是企业在布局儿童早教市场时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