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机器人造价师上线,工程造价领域将迎来剧变!

机器人造价师上线,工程造价领域将迎来剧变!

2018-10-11 15:07:26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工程造价机器人建筑机器人阅读量:60698

导读:工程造价是一项十分重要却又枯燥乏味的工作,传统人工造价不仅效率低下、收益甚微,而且成本较高、费时费力,直到工程造价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这一局面才迎来改变。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工程造价是一项十分重要却又枯燥乏味的工作,传统人工造价不仅效率低下、收益甚微,而且成本较高、费时费力,直到工程造价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这一局面才迎来改变。
机器人造价师上线,工程造价领域将迎来剧变!
 
  近年来,受各行各业转型需求影响,以及人们观念升级的推动,越来越多新技术应运而生,并融入到大家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其中机器人作为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更是在不少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而在众多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密切的领域之中,建筑行业无疑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测绘、砌墙、施工、装修、清洗、拆除等建筑机器人的应用,机器人已经涵盖了从前期设计到中期建设再到后期维护的大部分环节。
 
  不过,如果你认为上述就是机器人与建筑行业融合的极限,那便大错特错了!除了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后期方面发挥功效之外,如今机器人又开辟出了建筑管理的全新结合领域,正以“工程造价师”的身份给建筑行业带来新一轮突破。
 
  工程造价机器人争相出现
 
  长期以来,工程造价核算可以说是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任何一项基建项目,大到路桥搭建,小到房屋建设,无不需要造价师进行测量和计算。作为一个比建筑设计还要前期的领域,工程造价几乎掌握着一个建筑项目的实际开动权。
 
  工程造价核算环节虽然重要,但其工作却相当乏味,传统的工程造价师普遍由人力担当,他们要从事大量传统、重复、无趣且耗时的数字计算,基本上一个普通的民用建筑,有时就需耗费近一周的时间进行核算,工作效率及其低下,工作体验十分欠缺。
 
  从2015年开始,不少企业设想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核算,希望改变传统的工程造价核算模式。直到2017年,一款叫“5D云”的机器人造价师助理面世,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凭借“一小时清单,一分钟算量,一秒钟查询”的强大功能,终于将人类工程造价师从枯燥繁重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不过“5D云”的定位还只是造价师助理,主要侧重于给人类提供数据、替代低端计算,在模型搭建、数据分析等方面依然需要人工亲力亲为,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无法做到全面覆盖。而更进一步的突破发展,则来自于“青矩互联”在今年10月10日发布的“小青”工程造价机器人。
 
  据了解,“小青”机器人不仅具备人工识图、图纸标准化处理、作业拆分等功能,还在自动进行清单列项、多线程并行作业、自动建模图形算量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实现了对工程造价核算的全自动智能作业,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人力核算的彻底解放。
 
  未来造价领域将迎来改变
 
  不管是“5D云”还是“小青”,工程造价机器人的接连出现和更新迭代,无疑将对我国的工程造价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在传统人力核算面临诸如计算量大、核对耗时费力、项目变数多、协调费心费力等难题时,机器人则展现出了其自身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人力核算要依靠人脑读取庞大数据量,再将计量数据转化成规范的工程量清单,后再进行详细的核对,机器人可根据建立的模型自动进行数据读取、计算和列表生成,同时省去核算环节,所有步骤完成的时间不需用小时计算,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极大的提升了效率。
 
  因此,有了工程造价机器人的介入,笔者认为未来造价领域将迎来以下变化:
 
  首先是传统造价人员将从简单、重复的基础工作抽身出来,转向创造性强和需要专业判断的工作,从而实现行业效率提升和人员价值提升;其次是传统的工程计价方式也将迎来更新换代,从单纯的数据清单转向模型、量、清单三维一体的共享平台模式;再次原有的工程计价规范及相关法规将迎来调整,以应对全新的行业作业模式;后随着工程造价行业的更加敏捷和,相关纠纷和争议也将由于行业透明性的增大而日益减少。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给建设工程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标志着造价行业正式迈入了自动化、智能化、化的新时代!未来不仅对造价行业本身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同时对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房地产行业等配套领域也将带来巨大影响。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