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空中F1”掀起新热潮 中国无人机竞速崛起在望

“空中F1”掀起新热潮 中国无人机竞速崛起在望

2018-11-08 11:36:38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关键词:竞速无人机无人机竞速阅读量:53432

导读:在小型无人机领域,谁是速度?答案就是竞速无人机。近年来,无人机竞速赛事蓬勃发展,为竞速无人机产业带来了重要契机,我国也正奋起直追,积极打造专业赛事。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在小型无人机领域,谁是速度?答案就是竞速无人机。近年来,无人机竞速赛事蓬勃发展,为竞速无人机产业带来了重要契机,我国也正奋起直追,积极打造专业赛事。

“空中F1”掀起新热潮 中国无人机竞速崛起在望
 
  如今,无人机成为了市场新宠儿,游客用自拍无人机记录旅行精彩,摄影师用航拍无人机“绘制”大好河山,农户用植保无人机来施肥、打药,物流和电商企业则用配送无人机来送快递……总而言之,随着民用无人机市场的持续发展,无人机应用正愈发普及。
 
  那么,在无人机细分领域中,有没有好玩又酷炫的娱乐无人机呢?自然是有的,那就是让许多小伙伴都欲罢不能的竞速无人机。竞速无人机也被称为穿越无人机,体型比较“小巧”,但是速度极快、敏捷度高,一般用于无人机竞技赛事当中。
 
  目前,无人机竞速赛发展颇为迅速,在上已经成立了DRL联盟、NDRC、Games of Drones等诸多联赛。因而,无人机竞速与电子竞技、机器人格斗一道被称为“三大新兴智能科技运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认可。
 
  中国无人机竞速何以突破?
 
  在小型无人机领域,中国居于世界梯队,不仅是消费级无人机生产大国,而且也是消费级无人机大市场之一。同时,中国无人机巨头大疆在竞速无人机行业也有所涉猎,2016年9月,该公司就曾发布Snail穿越机动力系统,以此进行产业布局。
 
  无人机竞速赛事以竞速无人机和操控飞手为主体,被业内玩家称作“空中F1”。一方面,无人机竞速赛事给观众带来的速度感官刺激与F1赛车颇为类似;另一方面,无人机竞速赛事对于选手的要求以及赛事的专业性要求,同样十分严格。
 
  当然,无人机竞速与其他多数竞技赛事相比,对于选手和装备的限制都比较低,相对更为亲民。无论你是40多岁的大叔,还是10来岁的小萝莉,都有可能成为无人机竞速领域的专业选手。近些年来,无人机竞速赛事愈发火热,国内也开始举办相关的比赛,不过与选手和赛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国内选手在日常训练、赛事锻炼方面较为缺乏,亟需提升拼装、操控技巧,并逐步积累比赛经验、不断增强心理素质;二是国内专业的无人机竞速场地较少,既不利于开展训练,也不利于举办相关赛事,因而需要政府、行业与企业共同发力,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竞速无人机市场“不一般”
 
  由于竞速无人机主要用于竞技赛事,其市场特征与其他无人机细分领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整机产品较少,零件产品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各国飞手使用的竞速无人机大多都是自行组装而成。
 
  首先,竞速无人机是竞技产品,其应用场景集中在比赛赛道。而无人机竞速赛道会设计大量的弯道及障碍,这使得竞速无人机要面对不同的赛道环境,而自行组装有着更好地选择弹性,能够根据赛道的差异来合理调配相关组件,从而让飞手可以在比赛时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其次,竞速无人机在比赛时,基本上都是高速飞行状态,在转弯、躲避障碍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碰撞意外,导致损伤率居高不下。因此,相对于购买整机,自行组装无人机既可节省成本,又便于快速更换零件来进行维修。
 
  所以,针对竞速无人机在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业内虽然不乏推出整机产品的企业,但是更多公司都在积极布局零件市场,把竞争焦点放在无人机动力系统、传感器、遥控器、充电器、FPV眼镜和地面接收系统等领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内无人机竞速赛事的加快发展,竞速无人机市场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