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打磨机器人助推行业升级 终端市场应用成主要难题

打磨机器人助推行业升级 终端市场应用成主要难题

2018-11-26 14:47:44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打磨机器人阅读量:53518

导读:打磨机器人能够从用工成本、安全性和效率三方面推动行业升级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政策、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未来还需要从市场应用普及度上积极入手,才能推动其终走向成熟。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打磨机器人能够从用工成本、安全性和效率三方面推动行业升级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政策、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未来还需要从市场应用普及度上积极入手,才能推动其终走向成熟。
 
  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释放,以及人口红利日渐式微,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从2013年开始,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在需求和应用的双重拉动下,进入到飞速发展期,不但市场销量超过三分之一,年均增长率也长期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大工业机器人需求和应用市场。
 
  而作为工业机器人众多种类中的一种,打磨机器人的发展一直喜忧参半。一方面因为具有在高危环境下取代人工、降低工人技术要求、减少工人数量、提升产品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却又因为投资需求较大、终端应用困难等原因而遭遇发展瓶颈。
 
  因此这两年,如何解决打磨机器人市场应用问题,推动其产业发展突围而出、强势崛起,成为铸造业各大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打磨机器人市场需求凸显
 
  众所周知,打磨抛光是制造业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传统人工打磨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效率不高、成本较大、安全性不足等三大问题。人工打磨的局限性不仅严重阻碍了打磨行业本身的发展,还对整个制造生产线的发展带来严重阻碍,而打磨机器人通过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则极大的满足了行业提效增速降本的升级需求。
 
  据了解,打磨机器人是装配有物料抓取夹具的一个机器人手臂,主要用于工件的表面打磨、棱角去毛刺、焊缝打磨等工作。目前,打磨机器人相比于人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节省、保障产品一致性和作业安全三方面之上。
 
  通过打磨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避免人工操作者受到伤害,还可以完成很多人工无法完成的打磨抛光工作。同时,使用打磨机器人还对于打磨质量和产品光洁度、保持产品一致性、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具有良好作用。
 
  由于传统人工打磨作业所引发的各种安全隐患以及高强度作业压力,现在人工作业显然不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打磨机器人将受到的关注和应用。
 
  我国打磨机器人发展现状
 
  在国外,打磨机器人很早就开始获得应用,而我国于近年来才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不过,在需求、企业、政策等共同助力之下,目前我国打磨机器人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
 
  从市场具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打磨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亿元左右,年均同比增长接近30%,市场销量达到1万台以上,年均增长超过35%。预计2020年市场销量有望过2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
 
  从企业层面来看,眼下我国打磨机器人企业已经诞生了众多代表,其中广东利迅达、新鹏、罗庚以及温州金石等的发展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代表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和浙江三省,占据了国内超过60%的市场份额。
 
  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近年来发布了包括《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内的多项政策,,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5年发展总体目标,为打磨机器人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终端市场普及还需攻坚克难
 
  目前,在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和国家政策的加码下,我国打磨机器人虽然在汽车零部件、五金行业、工业零件等行业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但相对于焊接、喷涂、搬运、码垛等工业机器人来说,其应用规模还非常的小。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打磨机器人发展还面临严重的终端市场普及难题。由于我国产业发展起步晚、技术落后,打磨机器人产品存在着一定的质量缺陷和应用局限性,一些企业出于质量、成本和技术考虑,对其接受度和应用程度都还不够深入,导致市场普及不够广泛。
 
  据业内人士介绍,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机器换人”主要因素有三,其一是不放心质量,其二是一次性资金投入过大,其三是只能改造部分工序。因此,未来我国要想改变打磨机器人发展现状,让其从加速阶段走向成熟,就需要从以上三大因素入手,积极改变终端市场的普及和应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