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年复一年,春去秋来。转眼之间,2018年即将逝去,2019年将要到来。这一年里,无人机行业发展稳步提升,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趋于理性,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快速崛起。无人机植保、无人机巡检、无人机监测、无人机消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无人机应用愈发深入与广泛。
凭借价格亲民、携带便利、使用灵活、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势,无人机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玩伴”,也成为了不少行业人士的“好助手”。在两日后的跨年夜,恐怕也少不了无人机的身影。甚至,无人机之间或许还有可能上演一场“无间道”。
“邪”:违法飞行制造隐患
无论在西方还是我国,跨年活动都深受民众青睐。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喜欢在跨年夜一起外出游玩,一起聚餐娱乐,共同迎来新的一年。而城市中心商务区、主要商业街也往往为借此举办活动,吸引人们的到来。
庞大的人流、五光十色的夜景、高楼大厦外墙上的荧屏,还有身边的亲人、恋人、友人……纪念美好是人之常情,很多人在此时会选择用手机或单反拍下重要时刻,也有人或将放飞无人机,想留下视频影像。但是,如果没有事先取得飞行许可,使用无人机就是违法的。
很难保证,没有人会不“铤而走险”,或是“无知无畏”,非法放飞无人机,来拍摄跨年夜的美景。然而,跨年夜人流密集,安保压力本来就大,万一黑飞的无人机出现突然坠落等险情,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于一些不法分子,如果乘机利用无人机来制造混乱或是进行其他用途,必然会引发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
因此,跨年夜固然美好、热闹、值得纪念,但是安全仍然是位的。一旦那些黑飞无人机飞向天空,美好的同时,也将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而如何保障跨年夜安全呢?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惹事的可能是无人机,担纲维护安全重责的也是无人机。
“正”:守护跨年民众安全
为了切实保障在时报广场欢庆新年的人群安全,日前美国纽约市警方表示,将首度在迎接新年的“降球仪式”期间,投入无人机协助执勤。据悉,届时搭载摄像头的无人机将停留在建筑物顶部,从而为警方提供不同角度的监视画面。为了避免出现无人机失控、坠落等情况,纽约市警方决定,无人机不会飞越人群。
除了定点监控,无人机在跨年夜还有其他重要职责,例如对付违法的“同类”。一般而言,当出现黑飞无人机时,警方或安保人员的应对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为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无人机携带专门捕获器进行快速追捕,用捕捉网来“制服”非法升空的无人机。
当然,用无人机来对付无人机之外,还能利用反无人机技术来进行应对,包括声波干扰、信号干扰、无线电干扰、激光武器或专业反制枪械等。纽约市警察局就计划使用反无人机技术,阻止民众使用无人机在曼哈顿上空飞行。
此外,无人机还能在交通主干道沿线进行巡查,实时收集车流、人流数据,为交管部门合理控制、引导交通提供参考依据。而车主也可以借助交管部门的分析数据,更好地规划行驶路径,避免陷入拥堵或加剧拥堵。在出现交通事故时,无人机还能时间为交警提供现场视频信息,利于保留证据以及部署处置工作。
边防官兵、警务人员、安保人员、家里的亲人或是默默“工作”的无人机,每个人的平安、幸福,背后都有坚定的守护者。2019,新的一年,我们希冀无人机技术、产业实现更快发展,也希望无人机“黑飞”不再发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