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可穿戴设备市场即将爆发,5G与AI成助推剂!

可穿戴设备市场即将爆发,5G与AI成助推剂!

2019-01-22 08:44:40来源: 芯智讯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5G阅读量:26040

导读:近期,Gartner发布可穿戴设备数据报告,2018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将达1.79亿部,较2017年的1.41亿部同比增长27.1%。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近期,Gartner 发布可穿戴设备数据报告,2018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将达 1.79 亿部,较 2017 年的 1.41 亿部同比增长 27.1%。新兴市场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进一步增长,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26.3%,预计 2022 年发货量将跃升至 4.53 亿部。
可穿戴设备市场即将爆发,5G与AI成助推剂!
 
  我们认为,短期内可穿戴设备仍处于市场导入期,对智能手机市场挑战有限;但是,未来中长期内,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同时部分细分产品,如智能耳机、AR/VR 头戴设备则有希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2017年智能手表、无线耳机占据半壁江山:2017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 1.41 亿件,其中智能手表 4150 万件,头戴显示器 1908 万件,智能服饰 412 万件,耳戴式设备 2149 万件,腕带 3600 万件,运动手表表1863 万件,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占据 44.7%的出货量占比。
 
  2021 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551 亿美元,18-21 年市场规模CAGR 为 12.1%。其中,2021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540 亿元,18-21 年市场规模 CAGR 为 19.3%。2021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占比将从 2017 年的 11.8%提升至 2021 年的 15.1%。中国市场仍然是消费电子增长快的区域之一。
 
  2022 年无线耳机将占据可穿戴设备 30%市场:至 2022 年,耳戴式设备、头戴式设备、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分别将达到 1.58 亿台、8018 万台、1.15亿台,五年出货量复合增速分别为 49.1%、33.3%、22.7%,耳戴式设备将取代智能手表成为可穿戴设备领域主要的产品。到 2022 年,苹果AirPods 之类的耳机设备,将占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的 30% 以上。
 
  为什么看好无线耳机将成为有前景的可穿戴设备?从功能上来看,耳机类可穿戴设备的主要用途是健身、通讯和娱乐,但未来这类设备将更加多样化。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耳机加入虚拟 AI 助力,用以完成语音查询、语音控制等任务,智能耳机可以接手更多现在在手机上才能完成的工作,以减少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二代 AirPods 或将具备人体测温功能,未来将引入更多生物体征感测功能:根据供应链信息,苹果准备在 AirPods 放入温度传感器,让用户能够量测体温,未来苹果很有可能将更多的生物传感器放入 AirPods,2018 年 11 月苹果更新了 AirPods 商标,为其扩大用途而铺路,其中一类是“一般健康仪器”,即健康、健身、运动传感器、监控,可传输生物资料数据、心律、动作侦测、卡路里消耗等。
 
  AirPods 仍是受欢迎的无线耳机: AirPods 是苹果设备中具备成长动能的产品,预计 2018 年 AirPods 出货量约 2800 万台,占比耳戴式设备出货量的 80%以上。此外,苹果新款 AirPods 获蓝牙技术联盟认证,并支持健康追踪、无需手动可直接语音唤醒 Siri 等功能,其充电盒也有望增加无线充电技术,市场预计全新设计的 AirPods 将于 2020 年发布,2018-2021年苹果 AirPods 将是耳戴式设备快速成长的主要驱动力。
 
  除苹果之外,华为于今年 4 月推出首款无线蓝牙耳机 FreeBuds,小米则是于 11 月推出 AirDots,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国产消费电子终端品牌都很有希望推出耳戴式设备来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国产产品低价策略将会推进无线耳机出货量的爆发式增长。
 
  智能手表同质化严重,增速将放缓: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新数据,2018 年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暴增 67%,达到 1000 万块。其中,苹果的 Apple Watch 以 45%的市场份额在智能手表市场上保持着地位,而 Fitbit 则超越三星和 Garmin 跃居第二位。2018 年第三季度,苹果公司售出了 450 万块 Apple Watch,与去年同期的 360 万块相比,增长了 25%。尽管远远于其它竞争者,但苹果的市场份额还是从一年前的 60%下滑到了第三季度的 45%。
 
  价格方面,未来 5 年智能手表的平均售价将从当前的 221.99 美元降低到210 美元。目前,智能手表市场受 Apple Watch 影响,平均售价(ASP)相对稳定和高昂,但未来,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参与,并带来更加低价的产品;另一方面,市场规模扩大、销量增长时候,生产制作和物料成本都将一进步降低,从而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今年 9 月,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发布 Amazfit 智能手表,集成了 NFC、语音助手、家居控制、运动属性等多种功能,售价仅为 799 元。
 
  随着苹果新款智能手表开始迈向专业的医疗健康领域,显然智能手表仍是可穿戴设备为重要的产品。但是,智能手表仍然停滞在同质化功能的产品定位上,这也将导致智能手表市场竞争力的逐步减弱,Gartner 预计 2018-2022年智能手表出货量 CAGR 为 22.7%,低于可穿戴设备整体出货量增速。
 
  预测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将会对人类健康管理发挥巨大作用,甚至可通过植入体内的可穿戴设备实现人体健康的长期管理。如果能将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了解,真正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延长人类寿命发挥积极作用。
 
  HDM 产品价格将进一步提升:从总体的趋势看,可穿戴设备的售价会逐年下降,但 HDM(AR 眼镜、VR 头机等)这一细分领域,产品的销售价格却会有大幅度的增长。Gartner 预测,到 2022 年之前,HMD 的平均售价将增长 19.2%,因为产品体验体验需要更好的技术和更的内容加持。
 
  目前 AR HMD 主要应用于行业市场,用于企业培训等;而 VR HMD 则更多面向娱乐和游戏市场。不管是哪些应用领域,用户对产品的期待值与实际的体验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要改变这一现状市场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2018 年年初,HTC 发布 Vive Pro 专业版,价格高达 6488 元;8 月MagicLeap One 版本正式开售,包括 AR 眼镜,计算引擎,控制手柄,价格为 2295 美元,因此 VR/AR 设备目前仍主要在玩家或发烧友渗透。
 
  5G 是 AR/VR 的大变量,将会推进 HDM 设备放量:的 VR/AR 体验要求极高的网络环境,5G 网络一方面能够提升传输数据的速度,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延迟进而减少目前 HDM 普遍存在的眩晕感,因此 5G 将会是VR/AR 设备的一个重要变量。
 
  随着 2019-2020 年 5G 网络的全面商用,预计2018-2021 年,VR 眼镜出货量 CAGR 为 34.5%,而 AR 眼镜出货量 CAGR 将达到 128.0%。Artillry Intelligence 预计到 2021 年,VR/AR 市场营收将高达710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营收来自于工业级 VR 市场(66%),其次是消费级 VR 市场(16%)、消费级 AR 市场(12%)。
 
  AR/VR 设备都将随5G的到来迎来爆发式增长:5G 突破 AR/VR 应用瓶颈之后,预计2019-2021 年 AR/VR 设备仍将保持快速成长,尤其是 AR 眼镜,苹果很有希望在 2020 年推出 AR 眼镜,届时将带动行业快速发展。IDC 预计,2018-2021 年 AR 和 VR 眼镜的出货量增速分别是 128.0%和 34.5%。
 
  HDM竞争刚开始,仍未出现:VR 领域,Sony、Oculus 和 HTC 三足鼎立,2018Q3 三者 VR 设备出货量合计占比达到 52.3%,其中索尼公司占比为 24.4%;AR 领域,微软 HoloLens 和 Magic Leap One 分居前两位,微软上个月赢得美国陆军4.8亿美元 AR 项目合同。AR/VR/XR 市场不久后还会有许多重量级新玩家入场,Facebook、华为、苹果均有很有可能在未来 2-3 年推出与其智能手机匹配的 AR 眼镜。
 
  芯智讯注:另外随着语音AI技术的成熟,将极大提升可穿戴设备的交互体验,从而也将推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另外,也有厂商准备推出基于视觉AI,让AR眼镜与智能手表相结合的交互技术。比如NEC开发的虚拟键盘 ARmKeypad,可以让穿戴者的手臂变成智能手表的键盘,便于操作和打字。其原理是让AR眼镜与智能手表配对,通过AR眼镜把键盘”投影“到使用者的手臂上,智能眼镜会检测被按到的AR虚拟键,并直接键入到智能手表上。这种交互方式不像语音输入会受到噪声环境的干扰,很适合制造业、医疗保健、文档管理和安全领域等行业人员使用。
 
  VR/AR 产业链,国内企业参与较少:从 VR/AR 产业链整体来看,欧美企业在各个环节目前均有不少企业在涉及,其中几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均在并购布局涉猎 VR/AR 市场,而国内企业相对来说目前参与程度较低。
 
  我们认为,虽然可穿戴设备目前仍然在培育阶段,但是未来随着产品的创新以及 5G 网络的到来,细分产品如无线耳机,头戴式设备都将迎来爆发增长的导入期,关注新兴成长领域。
 
  (原标题:可穿戴设备市场即将爆发,5G与AI成助推剂!)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中国移动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

    本次计划发布将进一步增进全球范围内5G-A与AI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移动通信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移动信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共建智能世界。
    5G工业互联网
    2025-03-08 09:06:32
  • 2025年了还有人信?5G比4G辐射更强危害更大系谣言

    严格来讲,4G和5G的辐射是可以忽略的!相较于4G,5G在速度、延迟、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
    5G4G5G通信基站
    2025-02-24 16:30:43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5G工业互联网
    2025-02-13 11:37: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 牛奶分析仪 仪表

    牛奶分析仪,RF11
    品牌
    其他品牌
  •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小型实验室污水处理,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功能,PVC,一体型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品牌
    明基环保
  • 塑料薄膜拉力机

    塑料薄膜检测机,塑料薄膜拉力机,塑料薄膜拉力测试仪,塑料薄膜拉力试验机,塑料拉伸强度试验机
    品牌
    倾技
  • 美JOUCOMATIC气动电磁阀

    选型技术杰高电磁阀,捷高气动电磁阀样本,概述JOUCOMATIC电磁阀,杰高气动电磁阀材质,捷高气动阀说明书
    品牌
  • 德国Schmitz金刚石抛光膏

    德国Schmitz,Schmitz金刚石抛光膏,Schmitz进口金刚石抛光膏,Schmitz圆锯片,Schmitz金刚石磨盘
    品牌
    其他品牌
  • 酷睿10/11代处理器上架式2U工控机

    工业服务器工控机,2U工控机,上架式工控计算机,酷睿上架工控机,酷睿10/11代工控一体机
    品牌
    集特智能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