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以柔克刚

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以柔克刚

2019-02-26 10:42:55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柔性机器人阅读量:61547

导读:工业柔性机器人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定义的,专指运用机器视觉的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而生物柔性机器人则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的,主要指模拟生物柔性与灵活性创造的仿生机器人。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近年来,在自动化需求的强劲带动下,掀起了一股机器人发展的热潮,形形色色、各具功能的机器人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但不管是工业级的搬运、分拣、切割等机器人,还是消费级的扫地、医疗、教育等机器人,它们普遍透露出冰冷和僵硬的感觉,“钢铁战士”的形象不仅拉远了与人的距离,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应用。
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以柔克刚
 
  在这样的背景下,“柔性机器人”概念开始逐渐被提出。通过柔软材料的利用,驱动方式的创新,人们希望机器人能够拥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以及人机互动能力,以此在先进制造业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柔性机器人你了解吗?
 
  毫无疑问,柔性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产品,充满了科学家式的浪漫,但这却不是科学家们“柏拉图式”的空想。从2015年开始,伴随着我国科学家成功论证液态金属柔性机器人的可能性之后,柔性机器人便已经实现了理论与技术的突破,后续相关成果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而从逐渐面世的产品中,我们也对柔性机器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简单来说,柔性机器人需要具备材料的柔软性、优良的环境适应性、超强的安全性,以及良好的人机互动性,需要破除传统机器人关节的僵硬和材料的刚强,朝着更轻、更软、更协调、更自主的方向发展。
 
  目前,柔性机器人被主要分为了两类,一种是工业柔性机器人,还有一种是生物柔性机器人,它们因为领域应用的不同,其定义也相去甚远。其中工业柔性机器人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定义的,专指运用机器视觉的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而生物柔性机器人则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的,主要指模拟生物柔性与灵活性创造的仿生机器人。
 
  现有的柔性机器人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由于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不少的产品还是半成品。比如有的产品在材料上仍在使用刚性材料,有的产品只是多个硬质单元组成的简单结构,有的产品在外表柔软性和连接平滑性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等等。总而言之,柔性机器人当前只是提供了一个行业发展的价值方向,未来还有一很长段道路需要走。
 
  其行业发展难点为何?
 
  那么,对于柔性机器人的行业发展来说,其本身的难点究竟是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工业柔性机器人与生物柔性机器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从工业柔性机器人来看,首要的技术难点可能是材料。因为要保障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作业,打破人机关系间的“工业围栏”,促进人机交互的安全、顺畅进行,传统的刚性连接器和外壳就无法继续使用,通过3D打印等方式寻找新材料或是首要任务。
 
  而从生物柔性机器人来看,驱动可能是主要难点,其次还有材料。仿生机器人主要模仿的不只是生物外形,还有材质、结构和运动方式,这既需要利用一些特殊材料来打造皮肤、肌肉等构造,也需要新的驱动方式来让这些材料运动起来,相比于工业柔性机器人来说,其需要面对的难点更多更大。
 
  但不管对于何种柔性机器人分类来说,对于新材料的研发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柔软的材料就是机器人柔性化实现的基础,未来能否在材料的寻找上取得突破,将决定着柔性机器人的发展能否走向成熟。
 
  两大场景的应用潜力
 
  当前,对于柔性机器人的商业应用来说,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即工业和医疗。其中,医疗领域是柔性机器人典型性和商业度较高的应用领域,潜力空间估值接近75亿美元。
 
  医疗机器人的柔性化运用可以分为手术、康复、护理、救援、转运等多个环节,以手术机器人的临床性和产业化程度为佳。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代表了柔性机器人在该领域的一定水平,其三个关键核心技术:可自由运动的手臂腕部 、3D 高清影像技术、主控台的人机交互设计,分别对应了柔性机器的机器感知、机器行动和人机交互。
 
  业内专业人士预测,柔性化的手术机器人在国内潜在市场空间约为136亿元/年,考虑潜在购买方需求数量以及适应症市场规模两方面因素,中性估算未来国内手术机器人规模将达到75亿元/年。柔性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而对于工业领域的柔性机器人应用来说,随着近年来协作机器人的大火,在机器视觉等技术的加持之下,其在工业上的作用将越来越为人所关注,未来市场需求只会与日俱增。以当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迅猛发展之势,柔性机器人的工业化应用相对于医疗来说也将不遑多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序多 柔性机器人加快研发

    很多食品既小又脆弱,而大多数机器人都无法完成这么精细的生产、抓取动作。在这一环境下,柔性机器人开始发展。
    柔性机器人食品工业
    2020-07-22 08:48:10
  • MIT黑科技,可以柔性穿梭的机器人,从植物中得到的灵感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已经开发出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设计目的是使链状附件延伸得足够灵活,以使其能够扭曲和转动任何必要的配置,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支撑重负载或施加扭矩以在狭窄的空间中组装零件。
    MIT柔性机器人
    2019-11-09 09:02:25
  • 柔性机器人在OLED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机会

    从工艺上来看,COG、COF、FOG、柔性全贴合、激光精密切割等都有很大需求,从测试方面来看,Demura、Auto Gama等AOI自动检测设备需求也越来越多。
    柔性机器人OLED
    2019-02-22 08:43:24
  • 哈佛超柔性机器人把水母握手心 ,还可下海活捉章鱼

    近期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款十二面体的“折纸花瓣”柔性机械臂RAD,能够抵达人类无法到达的深海,对深海探索有极大应用潜力。
    哈佛柔性机器人
    2018-07-25 08:42:58
  • 哈佛大学开发3D打印柔性机器人 可感知周围环境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平台,用于制作嵌入式传感器的3D打印软体机器人,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运动、压力、触摸和温度。研究人员称其为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基础性进步”。
    柔性机器人软体机器人
    2018-03-06 08:50:43
  • 美研发3D打印肌肉 或革新软机器人解决方案面貌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开发出一种具有“内在扩展能力”的3D打印合成软肌肉,可以举起重量是自身重量1000倍的物体,当加热至80癈时,它们能扩展900%。
    3D打印肌肉3D打印产品3D打印机器人软机器人
    2017-09-22 09:06: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