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自动驾驶,当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它离我们还很远。其实并非如此,虽然自动驾驶大规模的普及商业时代还没有到来,但国内外搭载L1-2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越来越常见,随着一些陆续开始进行相关路测工作,自动驾驶汽车就行驶在我们身边。
同时,今年我国还表示即将建设自动驾驶汽车专用道,这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自动驾驶之间的距离。随着自动驾驶基础设施与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自动驾驶汽车将会迎来大展拳脚的机会,其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今年3月份,国内负责京雄高速规划建设的负责人表示,连接北京至河北雄安新区的京雄高速内将会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专用车道设置为高速内侧两条车道,道路上会布设大量
传感器、雷达等硬件,其将通过车路协同的形式推动自动驾驶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听到这个消息,可能很多人会疑惑:自动驾驶不是发展技术就行了吗?为啥还要建设专用车道?其实拥有一条智慧的专用车道,对于自动驾驶来说能够提供极大的帮助。
首先,一条覆盖了5G信通网络和各种高清摄像头、传感器、雷达等设备的高速专用道,能够将道路行车状况和安全信息提前传递给自动驾驶车辆,这样能够减轻自动驾驶车辆自身的判断压力,保障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专用车道的智能性越高,自动驾车车辆本身的技术要求也越低。
此外,开设了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之后,也能避免自动驾驶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的接触。当前自动驾驶车辆落地应用的不顺利,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人为因素有关,因为人工驾驶车辆存在强行加塞、高速停车、倒车逆行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大大增加了自动驾驶技术检测的难度。
比如经常出现事故的特斯拉,一方面是因为本身的自动驾驶技术不够成熟才导致意外多发,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为或动物等因素,造成了实际交通环境的过于复杂。因此,不管是为了人身安全还是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开设专用车道都是明智之举。
但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熟的今天,大力发展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真的是必要的吗?这同样令人怀疑。
从京雄高速的设计规划来看,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统计京雄高速全长为100公里左右,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到120公里,为双向八车道。把一条八车道的路中的两车道设置为自动驾驶专用车道,那么问题便来了: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还比较初级,真正能走上高速的自动驾驶汽车并没有多少,同时即使现在很多车都支持L2级别的自动驾驶,但受到观念以及事故新闻等的影响,真正开启该功能的用户也不是很多,也就是说专用车道大部分时间应该会处于闲置状态。
如果此时这两个车道还不允许不具备自动驾驶的车辆驶入,那么就完全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当前京雄高速虽然还未告知专用车道是否只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使用,但既然朝着“专用”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大概率应该如此。
鉴于此,当前的自动驾驶发展重心究竟是技术呢?还是基础设施呢?这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一方面技术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来提供保障,因此通过修路来助推技术突破似乎没错;但另一方面,技术不够成熟光有基础设施也是浪费,因此似乎应该首先发展技术再修路。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怎么认为的?欢迎大家将自己的看法留言在下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