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细菌检测收获新成果 浅谈细菌检测相关仪器的重要性

细菌检测收获新成果 浅谈细菌检测相关仪器的重要性

2019-05-17 08:49:45来源:仪器网 小王 关键词:细菌检测检测仪器阅读量:24196

导读:众所周知,无论在医疗制药领域,还是在食品及护理的需求上,卫生状况都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细菌检测仪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为医疗相关设备的无菌环境保证。
  根据近日法新社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个团队发明了一款可以在几十分钟内判断细菌是否存在以及其对药物治疗的敏感度,并确定细胞呈球形、杆状还是螺旋形的新仪器。根据该团队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的论文介绍,这款仪器工作的原理是利用微技术捕捉单个细菌细胞,然后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显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款新仪器为细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尽管目前这款仪器在实际使用的情况下,还有较多的受限因素。今天,不如借此机会,我们来聊一聊细菌检测相关仪器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细菌是生物主要类群的一种,而其中的一部分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不仅如此,细菌同时也是伤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的对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判断,就很能对伤者进行正确的处理,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可以说对于目前的医疗行业来说,准确的检测这类细菌,无论在预防疾病发生,还是在确诊疾病种类并加以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然,以目前的仪器技术及科研水平想要进行细菌检验并非难事,但是所花费的时间却也较长。一般来说,要想判断一个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首先需要用专门的设备在患者的伤口上取样,例如久久不退的痂。随后通过培养皿、琼脂的设备和试剂在培养箱内培养细菌,之后借助显微镜、色谱、质谱等设备对细菌的种类进行具体的判断。由于培养时间一般要3天左右,所以常规的细菌检测时间也多要3-5天,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好的判断细菌的种类,方便后续治疗。
 
  不过,在实际医疗护理过程中,并非所有时候都需要获得非常完整的细菌感染数据,甚至有时候只要了解到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情况,就可以为后续护理提供很大帮助,这也是前文提到的新仪器出现的价值之一。
 
  事实上,细菌检测相关仪器的重要性远不止此。大家都知道,无论在医疗制药领域,还是在食品及护理的需求上,卫生状况都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细菌检测仪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为医疗相关设备的无菌环境保证,以及食品的无菌处理提供技术保障。
 
  不过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需要顺应实际使用环境做出调整,而技术也不可能仅仅止步于一次成功的尝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细菌检测对于实验空间和时间的要求仍旧很严苛,而如何同时做到检测的深入与速度也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新仪器所需要突破的瓶颈。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居民看病,面对细菌检测将不再需要等待3-5天,而相关疾病的治理也会更加快速安全。
 
  (原标题:细菌检测收获新成果 浅谈细菌检测相关仪器的重要性)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