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船舶工业突飞猛进:智慧化转型奏响发展主旋律

中国船舶工业突飞猛进:智慧化转型奏响发展主旋律

2019-05-27 11:47:03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关键词:船舶工业造船技术阅读量:60551

导读:接下来,船舶制造商和技术研发人员需立足国内船舶工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继续加大在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夯实船舶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基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广阔无垠的大海总是能够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思和憧憬。驾一叶扁舟,遨游于天地之间,也曾是多少文人墨客的人生理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船舶已不单单只是承载人们人生理想、家国情怀的诗意象征,也逐渐成为了大国崛起过程中军事、工业、国防力量等的重要载体。
 
  多方发力,中国船舶工业突飞猛进
 
  纵观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人们不胜唏嘘:从昔日的“有海无防”到如今跻身世界前列的海上力量,中国的船舶工业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发展之路,也折射出中国装备制造业数十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参与和各船舶制造商的付出。
 
  早在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产业体系更为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素质显著提升,造船市场份额稳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多年来,我国船舶行业的从业者立足实际,在船舶制造技术、材料研发等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造船能力不断提升。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民船方面来看,建国初期,我国造船工业处于末端,一般情况下只会建造简单的铁甲船。70年后,中国的商船船队数量牢牢稳居世界的位置。就民船建造能力而言,2005年以后,商船建造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在亚洲中国超越了韩国和日本,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造船产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攻坚克难,智慧海洋装备制造取得累累硕果
 
  任何伟大事业的完成,都需要历经脚踏实地的奋斗和努力,船舶工业的发展壮大也一样。在如今各行业加快智能化、化转型之际,船舶装备制造原有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传统船舶制造商也加快运用各种前沿技术和设备,以此促进船舶制造工艺的升级和民用船、商用船等不同类型船舶质量的提升。
 
  2019年1月,据工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市场份额均超过40%,继续保持世界;以修正总吨计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市场份额的36.3%、35.8%和35.4%。其中,新接订单居第二位,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居。此数据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烈讨论,一些分析人士也对中国造船工业大的发展前景满怀信心。
 
  除了传统的船舶建造外,中国在深远海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等智慧海洋装备上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项目,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下水以及世界前沿的钻井平台A5000交付等,都标志着中国在深海装备制造方面已经拥有了相关经验,并且制造智慧海洋装备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立足实际,凝神聚力打造船舶制造新高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过去相比,我国船舶制造业确实在材料、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但是整个船舶工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还存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实力薄弱、专业船舶设计人员缺乏等问题。正视并积极解决相关问题,有助于为船舶工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并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船舶制造商和技术研发人员需立足国内船舶工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继续加大在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核心软件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夯实船舶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基础。与此同时,船舶行业的从业者也需重视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及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并推动多种前沿技术加快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
 
  归根结底,船舶工业是为航运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对钢铁、石化、轻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今后,相信在业内人士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制造海洋装备的能力将实现新的飞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5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

    2025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大会以“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船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骨干船海企业、配套厂商、上下游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和专家200余人参会。会议聚焦船舶海工产业与服务型制造深度融合的新趋势、新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船海产业制造船舶工业
    2025-04-14 11:39:16
  • 浙江省船舶工业2024年运行情况分析

    浙江省船舶工业2024年运行情况分析,其中船舶完工量占全国份额较2023年提升2个百分点,稳居全国第三。船舶工业总产值614.9亿元,同比增长23.6%;营业收入603.1亿元,同比增长15.1%。
    船舶工业运行分析
    2025-04-09 10:42:54
  • 国际航运公会(ICS)访京团到访中国船协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顺应航运业去碳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船东提供了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受到了全球船东的青睐。
    国际航运船舶工业
    2025-04-08 14:59:59
  • 自主可控!全球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号交付

    据报道,由中交二航局投资,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二航长青”号打桩船在江苏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顺利交付。
    打桩船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
    2025-01-06 10:20:13
  • 【喜报】中国船舶斩获八枚ICQCC国际金奖!

    近日,第49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落下帷幕。中国船舶集团8项QC成果斩获本次赛事最高荣誉国际金奖。
    船舶工业ICQCC国际金奖
    2024-11-21 11:33:43
  • 中国造船企业代表团赴韩国调研造船及上下游重点企业

    本次中国船舶工业代表团交流拜访正值第30届日欧中韩造船企业高峰会议(JECK TEM)在韩国召开。
    船舶工业造船设备
    2024-10-24 08:20: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