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5G+无人机 究竟能够让无人机飞得多高?

5G+无人机 究竟能够让无人机飞得多高?

2019-06-12 08:47:41来源:亿欧网 关键词:5G无人机阅读量:27034

导读:如今,5G商用牌照已经正式发放,5G网络真正商用也提上了议程。但是,无人机究竟为什么需要5G网络?5G网络究竟给无人机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5G究竟能让无人机飞的多高呢?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多,从开始娱乐性的飞行表演到航拍、物流、巡检等各个领域都可以看见无人机的身影。如今,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使其对于移动通讯网络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正因如此,很多人预测无人机将是5G网络先商用的几大行业之一。
 
  如今,5G商用牌照已经正式发放,5G网络真正商用也提上了议程。但是,无人机究竟为什么需要5G网络?5G网络究竟给无人机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5G究竟能让无人机飞的多高呢?
 
  无人机市场进入转变期,行业级无人机更受资本青睐
 
  无人机市场一般可以划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行业级无人机,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已经被大疆垄断,而行业级无人机市场还未形成真正地垄断格局。消费级无人机自2016年进入资本寒冬以后便再无起死回生的迹象,行业级无人机反而更受资本青睐。
 
  目前,行业级无人机可以应用到很多行业,如物流、巡检、安防等垂直行业。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750亿。其中行业应用农林植保约为200亿,安防市场约为150亿,电力巡检约为50亿,而用于航拍娱乐的消费级市场为300亿。
 
  大家对行业级无人机前景持乐观态度,但是无人机依旧存在着法律监管不力、科研应用配套不足、安全问题与技术难以突破等问题。但是网络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环节,4G网络在带宽、时延、干扰协同等方面都存在着进步空间。首先在信号干扰性方面,无人机的飞行路线的基站主要是依靠地面覆盖建设,而且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却不在地面站天线主瓣范围。因此,空中信号差且无主覆盖小区。后导致,基站下行干扰较大,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短线失联的问题。
 
  其次在时延性方面,无人机如果在干扰过大的失联区域,下行方向的管理指令传输困难。根据信通院发布的《5G无人机应用白皮书》得知,部分干扰邻区来自远距离基站且站间距为500m城区场景会收到2.5外小区干扰,空中频繁切换,切换失败和掉线次数比地面高出2-5倍。对于网联无人机来说,如果时延不稳定,会造成信号不能及时接受不到,甚至会对无人机的工作产生影响。
 
  截止2017年12月31日,2017年中国国内民用无人机产量达到290万架,同比增长67%。如今,无人机在4G网络下未能实现的场景,可以在5G网络中得以发展。5G蜂窝移动通讯技术与无人机的结合将会让无人机突破目前的局限,并且构建更加稳定的无人机网络控制系统。
 
  5G网络赋能无人机,构建天、地、空联动世界
 
  5G网络有着全新的网络架构,能够实现超高带宽、毫秒级时延、超高密度链接,这些优点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除无人机现在的困境。当5G网络能够实现真正的商用,无人机便构成一个7*24的全时无人机网络,进而构成一个天、地、空实时联动的世界。
 
  在减低信号干扰方面,5G可采用铺设大规模天线较窄波束对准服务用户,进而小区内或小区间的干扰;也可以采用协同传输的方式,以协调时、频、空、码、功率的资源协调;更可以不同带宽的分频接入,使得地面和空间采用不同的网络,从而减少干扰。
 
  在无人机下行容量方面,如今的低空无人机或许对于下行容量的要求不高。一旦,无人机数量增多,地面终端业务负载过大,便会出现下行容量受限的问题。针对下行容量问题,5G基站的大规模天线能力可以增加水平和垂直发射通道数,使得水平垂直面的波束更加准确地指向目标用户。如此一来,更窄的波束能够有利于控制干扰,提升用户的信噪比,同时可以实现更多用户的空分复用提高下行容量。
 
  后在时延性方面,无人机的控制与指挥需要低时延,同时高清视频的回传更需要降低时延。而5G的新空口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时延需求进行调度,投入前置导频、迷你时隙、灵活帧结构、上行免调度设计实现低时延传输。针对数据业务,可以使用自包含子帧结构、传输和反馈可以在一个时隙内完成,可以大大减少时间。
 
  5G网络在时延行、抗干扰性、下行容量等方面的特点可以缓解无人机在4G网络时代的尴尬,而且5G网络可以满足无人机在绝大多数的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将会给产业界带来近10倍的商业机会。有了稳定的网络,将会更好地发挥无人机响应速度快、观察视角好、覆盖面广等优点,从而为各个行业提供更为的服务,进而做到提效降能。
 
  5G为无人机解锁更多新场景
 
  5G网络可以让无人机在现有的场景中做的更好、更加稳定,而且网联无人机将会驱动更多种类应用场景升级。5G与无人机的结合不仅仅包括网络的接入,还要有边缘计算技术与网络切片能力的提高。这几者配合,使得无人机在VR直播、城市园区安防、高清直播、电力巡检、基站巡检、无人机物流、无人机水务、野外科学勘测等场景有更好的升级。
 
  在VR直播和高清直播方面,由于5G网络可实现上行单用户体验速率100Mdps以上且空口时延10ms,因此VR直播与高清视频直播将会更加流畅。以VR直播为例,无人机通过挂载在无人机机体上的360度全景相机进行视频拍摄,全景相机可以通过连入5G网络的CPE将4K全景视频通过上行链路传输到流媒体服务器中,用户再通过VR眼睛,PC从该服务器拉流观看,整个过程对于网络传输速度与质量要求极高。
 
  当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无人机将会应用在更多垂直的行业。如今,无人机应用较为成熟的安防行业,需要无人机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飞行状态监控、远程操控以及网络定位,这便对于视频清晰度要求有所提升。而5G网络的大带宽、低延时的特点,可以实时将高清视频流回控制中心,使其能够快速分析视频。
 
  5G除了可以帮助视频得以实时传输,还可以保证无人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应用,如无人机应用通信及救援和野外科学观测。中国幅员辽阔,环境多样,当出现灾害或进行地理勘测的时候,人力总是存在着不可抗力的因素,这个时候无人机的作用便凸显出。5G技术带来的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帮助无人机在本地筛选无用或冗余的信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5G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促进无人机在物流、农业、巡检、安防等多个场景实现全时化、智能化建设。如今,民用无人机应用的前景广泛,是5G技术与业务应用的重要行业之一。如今,5G与无人机实现了跨界融合,将会加速民用无人机的广泛普及,也让这个市场存在着新的增量。
 
  (原标题:5G+无人机 究竟能够让无人机飞得多高?)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7月,低空巨头云集北京,共探无人机应用及防控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无人机及无人系统领域首屈一指的风向标盛会,将于2025年7月5-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隆重举办。
    无人机无人机应用无人系统
    2025-04-27 14:52:06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世界最小无人机诞生:直径不到1厘米、仅0.02克

    这款飞行机器人堪称目前世界上实现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它的体型极为小巧,直径尚不足1厘米,重量更是轻至仅21毫克。
    无人机飞行机器人
    2025-04-02 13:11:04
  • 智慧灯杆+无人机 推动智慧城市新发展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正催生全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智慧灯杆无人机
    2025-03-28 13:51:3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