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倡议人类为蚊子“献血”?看我反手就是一无人机!

倡议人类为蚊子“献血”?看我反手就是一无人机!

2019-08-08 13:23:02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无人机阅读量:46359

导读:近年来,在飞控、通信、导航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无人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与生产中的重要帮手。不管是在航拍自拍、农业植保、国土测绘、交通管理,还是在电力巡检、移动通讯、抢险救援、货物运送等方面,无人机都能发挥巨大价值。当然,在灭蚊领域无人机同样能够堪当大用。
  哈喽,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有趣新闻。
 
  前两天,微博上一则“动物权利人士建议人类为蚊子献血”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其中来自法国的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发表观点称,吸人血的蚊子都是“准妈妈”,我们应该义务为其“献血”帮助它们孕育后代,而不是选择杀死它们。
 
  WTF?被蚊子咬了不能拍它,还得心甘情愿的让它多吸会儿血?笔者只能说这是个“狠人”。
 
  当然啦,广大的网友可没有这位动物权利人士般的“普世大爱”与悲悯之心,纷纷给予了花式嘲讽和反对。其中,某位来自非营利性动物权利组织的成员便直接表示,她将与“携带疟疾并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寄生虫(蚊子)”划清界限。
 
  想想也是,作为从小到大饱受蚊子叮咬之苦的人们来说,谁会对蚊子有好感呢?更别说现在蚊子已经那么多,时不时就会传播疾病令人丧命,还要去“献血”帮助孕育后代?那岂不是割肉喂虎、自讨苦吃嘛。
 
  对此笔者只能说,可能这位动物权利人士对蚊子有什么误解吧。
 
  目前,其实现实中只有少数蚊子(200种左右)才吸食人血,“义务献血”的方式根本“治标不治本”,纯属无稽之谈。此外,蚊子每年以杀死约70万人的“战绩”高居致命动物位,是人类在地球上面临的致命“杀手”。因此,面对蚊子这样的掠食者,我们的正确做法更应该是“人人见而诛之”,而不是慈悲泛滥的纵容与反哺。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有效的灭蚊除蚊,保证我们的生活舒适和生命安全呢?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推荐“灭蚊无人机”。
 
  近年来,在飞控、通信、导航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无人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与生产中的重要帮手。不管是在航拍自拍、农业植保、国土测绘、交通管理,还是在电力巡检、移动通讯、抢险救援、货物运送等方面,无人机都能发挥巨大价值。当然,在灭蚊领域无人机同样能够堪当大用。
 
  据了解,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大致两种利用无人机灭蚊的方法。
 
  其中一种是国外使用的利用生物原理进行灭蚊,具体方法是利用无人机在蚊子聚集区投放不育蚊群,利用不育雄性蚊群排挤掉正常雄性蚊群,从而让蚊子无法大面积进行后代繁衍,久而久之控制住蚊群的数量,遏制疾病的传播。这种方法早由英国提出和应用。
 
  而另外一种是国内使用较多的化学药物喷洒方式。利用无人机装载灭蚊化学药品,在蚊群中进行大范围喷洒来起到快速杀蚊效果。从2015年开始,这种方式便在我国深圳、新疆等地区相继使用,虽然见效快、门槛低,但长期应用也容易因抗性提升而失效。
 
  不过,不管是哪种无人机灭蚊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用香片熏、拿拍子拍、借粘纸粘以及喷虫剂杀等,都显然要先进和优势得多。不仅减少了人为参与度,而且还提升了灭蚊的效率、质量和范围。简而言之,就是在灭蚊的同时还节约了灭蚊成本和灭蚊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可能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灭个蚊子要如此兴师动众,甚至要把无人机等智能科技产品都用上。这只能说大家见多了室内的零星几只蚊子,没有看到过野外蚊群的恐怖。在夏日午后的野外,铺天盖地的蚊子多的简直能引发人们的密集恐惧症,它们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纳凉,随便几只就可能传播疟疾等疾病。
 
  而在我国一些边防区,蚊子更是成为了边防官兵们的噩梦。前段时间微博上揭露的我国西北边防区现状,作为我国蚊子多的地方之一,那里的士兵们不仅出去巡边需要全副武装,就连睡觉都不敢怠慢。在巡边过程中,甚至连军犬都被蚊子咬的受不了,更有7条军犬因此牺牲。
 
  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因此,为了减少他人所要承受的负担,更为了我们自己的岁月静好,不要对蚊子手下留情,请拿起我们的无人机灭蚊武器,反击吧!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