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显示,上半年餐饮收入21279亿元,同比增长9.4%,展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近两年,餐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在不断涌现新的发展形态,智慧餐饮就是其中之一。而烹饪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加速了餐饮业的智能化发展。
烹饪机器人解放程序式烹饪人力
餐饮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很多餐饮连锁店的成长,但一些餐厅的出餐率跟不上巨大的客流量,使得消费体验降低。另外,厨师的人为因素也让一些连锁餐饮店的口味难以达到标准化。据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有一些智慧餐厅已经开始用烹饪机器人取代厨师。
烹饪机器人把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烹饪技术相结合,将传统的烹饪工艺转化为机器可解读的语言。并通过自身的锅具运动机构、工具运动机构 、火候控制装置和其他必要辅助装置,使得机器能自动完成烹饪过程,实现烹饪的标准化与自动化。
烹饪机器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程序式烹饪的人力。目前,烹饪机器人市场也正朝着数据化、深度化、平价化发展,通过提升机器人感知和判断的能力来构建更加聪明的机器人。
送餐机器人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
近年来,中国人口红利逐渐下降,人口老龄化,这给餐饮业带来了劳动力不足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成熟,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服务型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得到了餐饮业的青睐。
送餐机器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餐厅的档次,为餐厅带来更多的客流量。更重要的是,送餐机器人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能缓解目前餐饮服务业面临的“招工难”局面。随着深度学习算法以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语音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应用,送餐机器人的机器视觉、人机交互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据了解,某送餐机器人制造企业采用激光雷达、RGBD深度相机、超声波、IMU、编码器等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实现了3D构图及定位,从而实现厘米级实时定位和高精度地图构建,机器人行动流畅度以及避障灵敏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小编结语:如今,“智慧餐饮”已经成为餐饮界的热词。烹饪、送餐等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能有效优化就餐体验、减轻餐厅运营的人力成本,还能帮助餐饮业实现从低人效、粗放型向精细化、益方向转变。可以预见的是,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对此,相关设备制造商也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提高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普及率,从而推动餐饮业的整体发展。
(原标题:餐饮业突破两亿大关 智能设备加速行业转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