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商用化发展还需多久?无人驾驶公交车又双叒叕来了

商用化发展还需多久?无人驾驶公交车又双叒叕来了

2019-08-09 14:41:16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自动驾驶阅读量:48922

导读:近年来,在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和鼓励下,有关自动驾驶的发展一直有条不紊。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到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再到封闭式测试和开放式路测,自动驾驶正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日,一则有关纽约迎来首批无人驾驶班车的消息,再度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自动驾驶商用领域。
 
  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8月7日起,6辆无人驾驶班车将在纽约市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区域提供免费接送往来渡轮码头的乘客,每天上午7点到晚上10点半,一周7天连续不断的提供接驳服务。
 
  听闻这则消息,我们不禁感慨自动驾驶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近年来,在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和鼓励下,有关自动驾驶的发展一直有条不紊。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到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再到封闭式测试和开放式路测,自动驾驶正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出租车和公交车无疑是自动驾驶常见的两个选择。不少国家的不少企业将自己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投入到出租或公共汽车等领域,以期能够成功打开商业化发展的大门,为后续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样板。
 
  比如今年3月份,英国的一家公司便推出了国内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的上路测试。其所推出的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正常运行时,依靠车内的多种传感器监测路面情况、规划行进路线、实现障碍物躲避,当出现意外事故时,则由车内配备的人类安全员进行接管和处理。目前,该无人机驾驶公交车正在曼彻斯特的街头进行测试,未来有望提供真正的商业化服务。
 
  再比如,法国一家科技公司也曾研发过一款无人驾驶公交车,其在GPS、摄像头、雷达等设备的加持下,能够有效躲避危险路段,游刃有余的进行弯道行驶,并在遇到行人时采取相应措施。据悉,这款无人公交车已经在多国正式投入了使用,具体体验效果有待观察。
 
  在此之前,芬兰和日本合作研发的一款名为“GACHA”的自动驾驶公共汽车,也于今年4月迎来了对公众的开放。该款自动驾驶公交车形似玩具太空舱,具有定位、导航与障碍物检测等功能,且是为适应各类天气条件而特别制造,号称“世界上辆适合各种天气的自动公交车”。预计2020年,它将在3个芬兰城市上路运作。
 
  而除了上述的众多国家,我国在自动驾驶公交车方面的发展也是成果斐然。
 
  早在2017年,我国便在深圳实现了开放道路上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测试,在当时属首例。测试用的无人驾驶公交车由一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构成,同时具备人工和智能驾驶两种模式,可根据需求自由切换。在实际测试中,该公交车不仅能够自动变道和转弯,也能实现自动靠站、减速避让、紧急停车以及绕行障碍物等多种功能。
 
  之后,我国又陆续在全国多所城市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车的路测试验。而随着2019年1月山东济南地区的无人驾驶路测正式开展,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7个城市前后开展过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测试工作,发展可以说在也是走在了前列。
 
  不过,看到国内外如此多的自动驾驶公交车正在测试和试运营,惊喜之余也让我们感觉担忧和遗憾。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发现,现有的无人驾驶公交车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想真正实现商用化发展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其中,技术原因是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一方面,伦理建设和法律规范不齐全也是一方面。
 
  首先就技术上来说,当前的自动驾驶程度偏低,大部分都不算真正的“无人驾驶”,智能称得上“人工驾驶为主,自动驾驶为辅”,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自动驾驶公交车都会配备安全员的原因。而由技术不成熟带来的影响便是产品成本过高、乘客体验不足、应用安全不够,这严重导致其商业化落地和步伐的加快。
 
  其次就基础设施来说,自动驾驶汽车肯定无法在现有交通道路和环境下应用,需要拥有专属的道路、能源和信息传递方式。目前,电池供能和5G应用虽然为自动驾驶解决了一部分基础问题,但道路问题依然是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一大障碍。
 
  后就伦理和法律来说,现有的自动驾驶汽车面对一些涉及伦理的选择还无法自行处理,同时在法律上也没有关于自动驾驶的责任划分、保险服务、行驶要求等规定,这些方面的缺失,使得自动驾驶的应用安全性和权利义务无法保障,也自然影响了其商用发展。
 
  总而言之,自动驾驶的商用之路还很漫长,当前我们已经通过测试和试运营看到了未来前景和曙光,接下来只要就技术、成本、基础设施、法律伦理等方面进行完善,笔者相信自动驾驶一定能真正走向千家万户。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