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IPv6技术:为下一代网络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IPv6技术:为下一代网络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019-08-14 14:11:21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关键词:IPv6阅读量:49307

导读:网络IP地址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基础的坐标信息,是寻找网上万物的“门牌号”。从智慧交通、智能建筑到智慧城市、在线医疗,从万物互联到万网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IP地址的需求与日俱增。
  自2017年11月,《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IPv6行动计划”)印发以来,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按照“IPv6行动计划”的要求,我国将用5-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大规模的IPv6商用应用网络。
 
  为了早日实现“IPv6行动计划”中所制定的目标,近两年我国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其中,IPv6芯片、终端设备的产业化,IPv6在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等领域的融合应用逐渐成为了政策支持的重点。
 
  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共同推动下,我国IPv6规模部署工作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取得了积极进展。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底,我国已分配IPv6地址用户数达12.07亿。其中,LTE网络分配IPv6地址用户数为10.45亿,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分配IPv6地址的用户数为1.62亿。
 
  从产业方面来看,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已纷纷表示“拥抱”IPv6。包括腾讯旗下核心产品已全面支持IPv6,QQ和微信也将正积极争取尽快完成IPv6技术升级;阿里巴巴方面,截至2018年12月,已经为超过2000万用户提供IPv6服务,天猫、淘宝、优酷、高德等核心产业也已支持IPv6。
 
  近日,由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和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共同发起建立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新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在京举行。双方宣布将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合作基础,开展基于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技术研究、试验验证和现网试点,共同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规模部署。
 
  相比IPv4,IPv6的显著优势在于地址数量众多,它甚至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网络地址。除了拥有海量IP地址容量,IPv6还具备更高速、更安全、可溯源等优势,这意味着人们将拥有更安全的网络环境和更快捷的上网速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IPv6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能解决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有预测表示,到2020年将有340亿台设备接入互联网。其中,物联网设备将占到240亿台,这就需要大量的IP地址。有专家认为,中国将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建成规模较大的IPv6商用网络,以支持万物互联。
 
  不过,在加快部署IPv6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难题。技术上,IPv6部署存在着改造难度大、升级周期长等问题;市场上,因部署IPv6所速金额较大,市场尚未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而导致动力不足。此外,截至今年3月,互联网公司国内用户量排名前50的商业网站中IPv6支持率仅为24%。以上这些问题的的妥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升级IPv6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毋庸置疑,IPv6网络是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条件之一。今后,随着IPv6的部署速度不断加快,网络将逐步进入I Pv6时代。届时,人们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体会到IPv6这种技术所具有的魅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