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打赢大气监测防治攻坚战,无人机如何成为致胜手段?

2019-08-19 11:39:27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阅读量:55058

分享:
导读:当前,“垃圾分类”正成为时下的潮流热词。自7月份上海垃圾分类开始实施以来,人们对生态垃圾和环境污染的关注便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因此当近日海尔空调发布“空气垃圾”分类图鉴,人们对“空气垃圾”也逐渐重视了起来。
  眼下,立秋节气已过,一些地方的气温正在逐渐降下来,再过一个月左右,令人神清气爽的秋季就将彻底到来。届时,绵亘数月的夏日高温将彻底被赶走,而农作物方面也将迎来大成熟与大丰收,可谓非常令人期待。
 
  不过,伴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蓝天白云可能也将离我们而去。秋季大气污染的加剧、空气环境质量的陡降,将使得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常“光顾”人们的日常生活,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触即发。
 
  那么,在这场不日即至的攻防战当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赢得胜利呢?笔者认为,除了传统的人工降雨、人力查访等手段之外,或许应用无人机助力大气监测治理同样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致胜手段。
 
  “空气垃圾”泛滥,大气监测遇难
 
  当前,“垃圾分类”正成为时下的潮流热词。自7月份上海垃圾分类开始实施以来,人们对生态垃圾和环境污染的关注便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因此当近日海尔空调发布“空气垃圾”分类图鉴,人们对“空气垃圾”也逐渐重视了起来。
 
  据图鉴内容显示,我们生活的空气环境中其实存在大量的污染和垃圾,包括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以及微生物污染物,它们可能产生的源头和原因各有不同,但都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具有巨大危害。
 
  鉴于此,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便开始着手打造环境空气监测系统,并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以期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1500多个监测点位,实现了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等多个主要污染物的全天连续自动监测。
 
  不过,由于一方面监测点建设成本高,空间分布不合理,国内现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点还存在诸多盲区;另一方面,督查队伍力量的不足,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高,现有监测效率也不是很高;此外,垂直和移动监测的缺乏、突发环境情况应急监测能力的有限......这些都阻碍着我国对大气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治理。
 
  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急需补充大气监测防治的新手段,以解决上述存在的各种难题。
 
  “科技利剑”出手,无人机显神通
 
  而无人机,便是大气监测防治期待已久的新手段和新工具!
 
  相比于传统的监测手段,无人机具备机动性好、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既可以实现从地面到高空的垂直无盲区连续观测,也可以实现对船舶、机动车等移动污染源的灵活监测。监测的范围、效果和准确性相较以往手段都有明显提升,能为现有监测网络提供重要补充。
 
  同时,无人机的应用还可以真实实时的展示空气污染分布情况,包括垂直、三维等多种分布图展示,这些为大气防治的管控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此外,无人机也有效弥补了大气监测工作中的人力不足,拓展了治理和执法的视线,丰富了监测与取证手段,让大气防治变得更加简单、轻松和便捷。
 
  鉴于此,自2017年以来,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尝试将无人机应用与大气监测治理之中。
 
  其中2017年11月,四川省启动有史以来大规模的大气督查行动,督查行动中川东北机动组便出动了无人机辅助督查;2018年9月,针对朝鲜核试验可能造成的辐射,国家核安全局也在东北边境及周围辐射地区使用了无人机进行监测;此外2019年8月,山东济宁市也成立了无人机飞行检查小分队,用以对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有效检查和监测......
 
  “常态发展”不易,不足之处尚多
 
  不过,虽然无人机应用于大气监测防治价值突出、效果显著,且目前各大省市也在加速无人机的融合应用,但其想要进入常态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仍不太容易。因为眼下的“无人机+大气监测”模式还存在诸多的不足。
 
  首先现有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缺乏完善的标准和法律规范。眼下,不管是在生产、销售还是使用上,我国无人机的相关标准和法律都还在制定或构思当中,现存的法律不足以支撑无人机在环保监测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无人机在应用中时常会出现数据隐私泄露、意外伤人等各种问题。
 
  其次是无人机技术和配件可能无法保证采集数据的完全准确。无人机所采集的数据虽然比传统监测手段要准确的多,但在无法保证准确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验证和分析。出于这方面原因,未来在技术得不到保证、硬件无法进一步升级,以及监测平台构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无人机的常态化应用可能还为时尚早。
 
  后是无人机的飞手在数量和质量上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无人机的应用对飞手依赖性比较高,飞手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应用和维修知识。但目前我国一方面飞手数量不多,另一方面飞手专业素养跟不上,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样阻碍了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4月27日在京开幕 2024-04-10 13:46:26
“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将于4月27-29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珠海、深圳间首条无人机低空快递物流航路启动试运行 2024-03-28 09:17:25
近日,珠海、深圳间首条无人机低空快递物流航路启动试运行,目前计划用于医院紧急药械、应急救护投递领域。
《小麦病虫害无人机施药作业技术要点》4项团标立项获批 2024-03-12 15:35:04
《小麦病虫害无人机施药作业技术要点》、《无人机施肥作业技术规范》、《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规范》等4项标准立项批准。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