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AI对人类影响有利有弊,应用这几点需时刻牢记!

AI对人类影响有利有弊,应用这几点需时刻牢记!

2019-08-20 14:16:38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人工智能阅读量:47993

导读:作为一项曾经敌对、令人恐惧且未来难测的一项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究竟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我们又该如何趋利避害的正确认识和应用该技术呢?
  如今,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者!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互联网、大数据、脑科学等新理论及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呈现出深度学习、人机融合、跨界合作全面发展态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水平的不断加深,人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甚至治理等都将受到人工智能的深远影响。
 
  而说起人工智能,其次的亮相得益于“人机对战”。正是通过站在人类的对立面,其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恐惧,同时也让人们对未来的技术应用满怀期待和憧憬。在这样的矛盾之中,人工智能逐渐迎来了自己的“疯狂岁月”,工业、农业、金融、交通、教育等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其愈发逼近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那么,作为一项曾经敌对、令人恐惧且未来难测的一项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究竟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我们又该如何趋利避害的正确认识和应用该技术呢?我们接着看下去。
 
  从影响上来看,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有好也有坏。
 
  好的影响首先是满足了人类的双重需求。据有关专家介绍,人的需求主要为两部分,其一是对生存的渴求,其二是对活的好的渴求,而人工智能由于具备思维推理和行为实践两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很好的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从现实来看,在物质上人工智能通过赋能生产,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让人们的生存需求更容易满足;而在精神上,自动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虚拟主播等的出现、应用,也更加便捷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让大家活得好的诉求得以轻松实现。
 
  其次,人工智能也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让大家的劳作方式趋于简单、和自由。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在工作中大大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甚至其一些“机器学习、记忆、自动推理”的功能,还可以大幅度降低人类脑力劳动的强度,辅助人类进行数据分析或事务决策。
 
  就像人类科技发展每一次所经历的一样,从蒸汽、电力、信息到如今的智能时代,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都极大程度赋予了人类新的动力,让人们的生产和工作变得更加“省力”。而人类便能从繁重冗杂、辛苦劳累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得以追求更自由、轻松、舒适的生活。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从衣食住行、生活安全性、人类社交以及娱乐方式上改变着人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生活正梦想成真,更便捷的出行和更舒适的居住也正变为现实,同时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了安全性的保障,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则让人们的社交和娱乐方式发生了革新。
 
  而从不好的方面来看,人工智能对人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四点。其一是技术的不完善可能反而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负担和累赘;其二是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让人类愈发忽视自身能力的发挥;其三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双手的解放,可能导致人类注意力的分散;其四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巨大,随时有超出人类可控性的危险和可能。
 
  基于这四方面的不利影响和担忧,未来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需要趋利避害、慎重而行。
 
  一方面要对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有清晰认识,不能在技术面前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需要合理、适度的应用技术,做到不抵制、不迷信、不恐惧、不放任。另一方面,也需要人类从伦理价值、法律法规、基础建设、技术完善等方面做出努力和进步,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和应用的成熟。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有很多积极影响,同时也有不少的负面效应。技术虽然是把双刃剑,但终如何应用还得看人。作为新时代的创造者、传承者和见证者,我们有理由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发展人工智能、善用人工智能,并推动人工智能与人的融合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