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让人既“爱”又“唉”,AI治理还需“趋利避害”!

让人既“爱”又“唉”,AI治理还需“趋利避害”!

2019-09-06 11:20:32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人工智能AI治理阅读量:57321

导读:近年来,AI时代的日渐到来,让人们的支持声与反对声此起彼伏、交织不断。支持的人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好帮手”、“好工具”,不管在哪个行业它都能发挥出提效增速、转型升级的巨大价值。而反对的人则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威胁者”和“竞争者”,不管是对于人类岗位的竞争还是对于人们隐私的威胁,都影响重大。
  近期,网上有关AI应用的话题与争议着实不少。前有一夜爆火的换脸APP“zao”,因被曝侵犯用户隐私而不断修改协议,并终被工信部约谈整改;后有高校课堂采用“刷脸”考勤,遭质疑存在监控学生、侵犯隐私等风险,而饱受口诛笔伐。
 
  透过两起事件,我们看到在智能化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人工智能的应用其实并不都是那么“阳光明媚”。作为全新生产力,AI的发展在繁荣中也夹杂着蛮荒,在狂飙中也袒露出软肋。其就像一把双刃剑,稍不注意就可能“伤人伤己”。
 
  那么面对如此局面,行业和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如何才能让AI的发展与应用既让人感到舒心又让人感到安心呢?或许大家可以从下文找到些许答案!
 
  AI让人既“爱”又“唉”?
 
  近年来,AI时代的日渐到来,让人们的支持声与反对声此起彼伏、交织不断。支持的人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好帮手”、“好工具”,不管在哪个行业它都能发挥出提效增速、转型升级的巨大价值。而反对的人则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威胁者”和“竞争者”,不管是对于人类岗位的竞争还是对于人们隐私的威胁,都影响重大。
 
  那么现实中,人工智能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
 
  其实它就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外面精致美观,让人爱不释手;一旦打开却可能释放厄运,叫人“唉”叹不断!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AI虽然已经渗透到医疗、教育、制造、金融等各个行业之中,为人们带去更加便捷、智能的美好生活。但同时,有关隐私、数据、偏见等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显露,时刻威胁着人与社会的财产和安全。
 
  比如这些年,由人工智能加持的网络诈骗越来越,令人们防不胜防、损失惨重;同时雅虎、脸书等企业数据频频泄露,让人们隐私轻易暴露在危险之中;此外,智能机器人时常出现的意外伤人事件,也让人身安全饱受威胁;以及“机器换人”同样让越来越多人面临着失业的危机。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人工智能让人“唉”叹的点重点为两个:其一是安全威胁,包括对未来、对人身、对数据、对隐私的各种安全;其二则是伦理和法律挑战,因为人工智能时常跳脱于现有法律和伦理道德之外,缺乏完善的监管与限制。
 
  面对AI如何“趋利避害”?
 
  鉴于此,为了让人工智能实现“趋利避害”式的应用与发展,选择了开启对人工智能的全面治理。
 
  比如,欧洲在去年便陆续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确立以人为本的欧洲战略》和《欧盟人工智能》报告等文件,构建起人工智能的投资框架与伦理法律框架,同时延续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他们通过法律、监管、责任、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建立、完善与增强,来看好、捂紧和盖牢人工智能的“潘多拉魔盒”,避免AI遭受滥用。
 
  而我国在今年5月,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共同合作下,也发布《人工智能北京共识》以及成立了“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针对人工智能的研发、使用和治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和思路。与此同时,5月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揭牌,也明确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的相关任务。
 
  不过,为重要的政策文件无疑是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其突出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责任意识,强调“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为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确立了总体框架和行动指南。
 
  当然,AI的治理光有政府政策的助力远远不够,企业和民众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在今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上,青年科学代表们发布的《上海宣言》,便有力宣示了科技人员的研发责任;同时腾讯马化腾的“科技向善”演讲,也表明了科技企业的责任与操守;除此之外,政府的不懈普及与宣传,也在不断提升普通民众的监管和防范意识。
 
  治理与发展“度”很重要!
 
  未来,在政府加强政策完善、行业监管,企业与科研人员增强职业操守、道德责任,普通大众提升应用素质、监管防范意识的情况下,相信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善良”。但在此之前,依然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它就是治理的“度”的问题。
 
  加强治理虽是人工智能向前进的必经之路,但同时也需要有个度。当前不少人便反映说:“怎么人工智能刚开始发展就治理,以后岂不是企业干啥都束手束脚?”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治理过于宽松,可能起不到理想的效果,但如果治理过于严格,可能又会阻碍人工智能的现有发展,因此这个“度”的把控十分重要。
 
  过去,我们常说对待人工智能我们要“不迷信、不恐惧、不滥用、不弃用”,强调的就是一个“中庸”。而从此刻起,或许对于治理人工智能,我们同样要做到这四句话,老祖宗的“中庸之道”还是值得遵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早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SK海力士完成96GB CXL内存模块验证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SK海力士宣布,其基于CXL 2.0标准的DDR5 96GB内存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人工智能内存模块数据传输设备
    2025-04-23 10:41:12
  • 宝马押宝人工智能,能赌赢吗?

    宝马在电池续航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技术搭载大圆柱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支持15分钟内完成80%电量快充。
    宝马人工智能
    2025-04-16 14:58:1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