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唤醒“沉睡”的工业大数据,打通区块链产品溯源体系,构建信息共享云平台,正是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所呈现出的诸多新特点。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不断颠覆着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并与5G、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共同推动着制造业实现新一轮的变革和升级。
“5G+工业互联网”组CP 双轮驱动驶入智造新赛道
过去,各个车间生产服装鞋帽、桌椅玩具等产品时,主要是依靠人力,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方式并不常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机械设备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步受到重视,工业机器人、AGV小车等设备也逐步投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看似古板且单调的工业制造流程也变得“活泼”起来,具有了更多科技感。
变与不变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类推到制造业,影响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客观环境、生产技术是容易改变的,而不变的是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收益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时代以来,各界人士更是鼓足干劲,在推进智能制造加速落地的过程中积极尝试、用于创新,这使得我国制造业总体呈现出一派蓬勃的发展局面,政策引导的作用也得到凸显。
而在制造业“蝶变”之途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工业互联网作为连通工业产品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的重要平台,无疑为工业自动化的实现、工业产品制造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在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方面,也十分重视。
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9年,工业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三大体系正推进,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向纵深推进,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快构建、产业体系也日益完善。
当5G与工业互联网“相遇”,丰富而精彩的“制造故事”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眼下,普通人对5G 概念已不再陌生,5G手机、5G网络、5G基站、5G牌照等词汇也常常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除了通信、教育、医疗等场景外,人们对5G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也满怀期待。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广大的用户来说,4G网络足够用了,5G真正的应用场景的80%应该是用在工业互联网,比如车联网。
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工厂信息系统,可以将物理世界中的设备数据、环境数据等与数字世界中数字仿真模型、大数据预测、作业指导动画等融会贯通,并根据细分场景的具体需求,综合应用于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中,使工业互联网成为监控、重现、分析、找到工厂运行存在问题的关键,并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工作能力与效率。5G在智能工厂领域的应用,无疑为信息数据的存储、传输、共享等,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5G+工业互联网,必将催生制造业发展的许多应用新模式和新业态。面对制造业发展的种种变化,工厂管理者应该注重前沿科技给制造业相关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冲击和随之产生的机遇,及时改换老旧的生产模式,并积极利用智能、环保的绿色装备来完成产品制造的目标。作为产品生产人员,也需树立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思维,主动了解影响有关制造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此更好的满足工业产品制造的新要求。
世界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汇集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涓涓细流。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制造业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促进智能制加速落地、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长远征程中,需要从技术创新、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着手。在各国的共同推动下,制造业产业发展必将取得诸多新成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