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来自哈佛大学韦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哈佛John A.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和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了一种超柔软的
机器人抓手,可以在不伤害水母和其他海洋
动物的情况下抓住和释放它们。
海洋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对水母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十分感兴趣,但是在深海中研究水母是很棘手的,因为它们的身体里95%都是水分,就像果冻一样脆弱。这使得收集和处理它们变得困难,因为传统的机器人操纵器及其坚硬的钢爪并不能如此轻易地抓住水母。
近年来,哈佛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柔性抓手,可以通过深潜水生物学家用来收集容易受伤的海洋生物。不幸的是,许多种类的水母都是如此脆弱,抓住它们需要特别柔软的机器人抓手。
根据哈佛团队的说法,新的超软抓手由六个“手指”组成,这些“手指”由平面的面食状硅胶制成,内部有一个中空通道,粘合在一层柔韧而坚硬的聚合物纳米纤维上。它们连接到
3D打印的塑料手掌上,将水泵入其中。当通道填满时,每个通道的压力仅为0.0455 kPA。这不到人眼睑压力的10%。
为了进行测试,该团队开始在实验室水箱中使用人工硅胶水母来研究抓手的基本功能,以及其捕获水母的精度,定位以及佳角度和速度。在新英格兰水族馆进行的测试中,抓手被用于捕捉和释放高尔夫球大小的海月水母,蓝鲸脂水母等水母,结果表明抓手可安全捕获这些动物。
“海洋生物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种复制人类手部温和性的工具,与来自难以接近的环境中的水母等微妙动物相互作用,”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生物与环境科学教授David Gruber说道。“这种抓手是不断增长的软体机器人工具箱的一部分,它有望使水下物种收集变得更容易和更安全,这将极大地提高对数百年来研究不足的动物的研究速度和质量,给我们一个更全面地了解构成我们海洋的复杂生态系统的机会。”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 》杂志上。
原标题:科学家研发出超软机器人抓手 可用于安全捕获水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