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Uber与滴滴的自动驾驶对比:72.5亿美元、1200人的差距

Uber与滴滴的自动驾驶对比:72.5亿美元、1200人的差距

2019-10-21 08:54:22来源:车智 关键词:自动驾驶Uber滴滴阅读量:26109

导读:Uber和滴滴,即便是自身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在自动驾驶领域保持投入。本文将会分析一下Uber和滴滴这类的网约车平台,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投入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约车鼻祖的Uber和中国出行巨头滴滴,都在进行前瞻性的投入,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自动驾驶。
 
  出发点很简单,在网约车的成本构成中,包括了司机成本、车辆成本、动力成本和平台运维成本。自动驾驶能大幅度降低司机的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Waymo的崛起和Robo-Taxi服务Waymo One的推出,让Uber、Lyft这类的网约车巨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在中国,也有Baidu、Pony、WeRide等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志在推出Robo-Taxi服务。
 
  对于Uber和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这是来自技术迭代带来的被颠覆的压力,被迫在网约车尚未形成规模利润的时候,进行自动驾驶军备竞赛的投入,并且出于核心业务风险、团队激励、运营等方面的考虑,先后把自动驾驶部门独立。
 
  即便是Uber在三轮裁员中,自动驾驶部门被波及都很小,仍旧保持着1200人以上的规模,是自动驾驶领域大的团队之一。滴滴将自动驾驶部门独立后,迅速完成了核心团队的搭建。
 
  Uber和滴滴,即便是自身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在自动驾驶领域保持投入。本文将会分析一下Uber和滴滴这类的网约车平台,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投入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Uber:并购、融资、致命事故
 
  Uber自动驾驶部门是Uber ATG,在上市前已经独立,并且以72.5亿美元获得软银愿景基金、丰田和电装共计10亿美元。
 
  关于Uber ATG的新消息,是Uber的公布的涉及350人的第三轮裁员,波及到了自动驾驶部门。即便是经历了本次裁员,Uber ATG的人员规模也仍旧超过1200人。
 
  根据此前的报道,Uber ATG人员规模并未超过1300人。Uber在5月份上市后,在Q2创纪录的亏损50亿美元后,经历了三轮的裁员,包括市场的400人、产品和工程团队的435人,以及包括Uber外卖业务和自动驾驶业务在内的多个部门的350人。
 
  具体而言,Uber ATG可能只裁掉了几十人的规模,从裁员规模来看,Uber ATG受到的波及不大,从某种程度上看,Uber ATG是独立运营的业务,更是代表着Uber未来的业务,此番裁员是被保护的业务部门。
 
  回顾Uber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过程,裁员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注脚,被Waymo诉讼、出现致命事故、甚至差点被新任CEO Dara Khosrowshahi整体裁撤或者出售才是大的考验。
 
  但,Uber仍旧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不断的并购,包括并购了初创公司Otto、Mighty AI等。并购Otto后,Uber被Waymo起诉,终双方庭外和解,Uber付出了0.34%的股份。
 
  在2018年3月出现的致命事故,让Uber ATG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包括停止测试、人员流失等等,甚至可能会被整体出售或裁撤。终,Dara Khosrowshahi在看过Uber ATG后,还是决定保留,并且持续投入。
 
  在Uber IPO前,出于Uber财务状况的、Uber ATG团队激励和经营等,Uber ATG以72.5亿美元的估值,获得一笔10亿美元的融资,并且宣布了独立的消息。在9月底,Uber和Volvo合作的自动驾驶版基础车型XC90 正式下线。
 
  滴滴:独立、搭团队、想融资
 
  滴滴从事自动驾驶的研究,要比Uber要晚,人员和资金投入情况都不如Uber。毕竟,滴滴在中国面临的市场情况远比Uber的复杂和激烈,甚至滴滴还和Uber的中国公司进行了战斗,终双方业务合并。
 
  在2018年,滴滴顺风车连续出现乘客遇害案件,导致滴滴顺风车业务被下线。加上司机合规的监管问题等,滴滴IPO的步伐受到了影响,迄今为止,滴滴仍旧没有对外公布其IPO计划。
 
  在2019年8月,滴滴宣布自动驾驶部门独立,随后建立了滴滴CTO出任自动驾驶公司部门CEO、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出任COO、前Aptiv工程副总裁韦峻青出任CTO的核心团队。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部门团队规模超过200人,但迄今为止,尚未官宣融资的信息。从逻辑上,软银愿景是有意愿copy Uber ATG的案例,丰田也向滴滴投资了6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业务对于滴滴而言,是一项需要持续性投入的业务,独立之后可以改善滴滴的财务报表情况,当然了,也更利于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提供有竞争力的股权激励、位置和待遇等,并且可以单独融资。
 
  估值:滴滴自动驾驶VS Uber ATG
 
  滴滴自动驾驶一定是需要融资的,那么问题来了,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到底应该以什么估值来融资。
 
  从人员规模来看,Uber ATG超过1200人的规模,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的人员规模为200多人、仅为Uber ATG的零头,人员规模相差了5倍。
 
  从投入的情况来看,Uber曾经并购了Otto,据Bloomberg的报道是花了6.8亿美元,但有其他媒体报道是花了2.2亿美元。另外,Uber还并购了MightyAI,以及为了解决与Waymo的诉讼,付出了0.34%的股份。
 
  从时间和积累来看,Uber ATG从2015年初开始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挖人组团队,2016年9月正式开始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随后并购了卡车自动驾驶公司Otto,在重卡和乘用车领域都进行测试,乘用车测试规模达到数百台,一度挑战了Waymo的地位。
 
  滴滴自动驾驶也是从2016年开始组建,随后在中美两地虽然都拿了测试牌照,但测试规模不大,在滴滴将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后,动作才更加的频发,相继在上海和苏州拿到测试牌照,目前车队的数量还是两位数。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人才的水平,Uber一度只瞄着卡耐基梅隆大学挖人,Uber ATG首任负责人John Bares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国家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工作了13年,随后,Uber把卡耐基梅隆大学NERC 50名机器人专家招致麾下。
 
  从人员的构成、投入的资金、人员的规模、车辆的规模等方面来看,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UberATG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其实容易参考估值的是中国志在Robo-Taxi的团队。
 
  Pony的估值是达到了17亿美元,但是17亿美元这一轮只融了5000万美元,这样的估值是不被后续投资人认可的。另外,WeRide正在进行B轮融资,希望是达到独角兽(10亿美元投后)的级别。
 
  但是,不管是Pony还是WeRide,其人员规模都要比滴滴自动驾驶公司要大,当然了,这只是佐证估值的一部分,主要还是看技术进展、测试进展等。能够给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估值溢价的,可能也就是这是滴滴的独立子公司了。
 
  从应用层面来看,Robo-Taxi服务上,Uber已经提出了开放平台的思路,欢迎所有自动驾驶公司将自动驾驶车辆放到Uber上运行。滴滴要跟随这样的策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都是跟随动作的话,跟随者是很难行业发展的。
 
  Uber ATG有了资本的定价:72.5亿美元,并且融了10亿美元;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估值和融资金额会是多少呢?我们拭目以待。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早报|OpenAI调整重组计划;文远知行与Uber扩大战略合作

    5月5日,OpenAI宣布将继续由其非营利母公司掌控,并推进营利部门结构调整以筹集更多资金;文远知行与Uber宣布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
    OpenAI文远知行Uber
    2025-05-06 11:24:32
  • 官方辟谣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L2.9等宣传语有过度包装之嫌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市面销售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其“自驾”的最高等级其实才达到L2级,也就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主要作用是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便利性。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2025-05-06 09:59:49
  • 中国首个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华为新一代ADS 4正式发布:4个配置 4大升级

    为了迈向L3,华为ADS 4带来了四大升级!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坦言,当下我们正处于L2到L3的过渡阶段。所谓L3,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自动驾驶
    2025-04-23 08:58:13
  • 周鸿祎直言: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自动驾驶

    周鸿祎表示,其实机器人技术比自动驾驶要难,自动驾驶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机器人在家里做养老、家政要求太复杂,而且机器人没数据,因为从来没用过。
    周鸿祎机器人研发自动驾驶
    2025-04-21 11:51:42
  • L4级自动驾驶!埃安滴滴合作新车亮相

    最近,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正式亮相。据悉,滴滴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配备了33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和声音传感器等。
    L4级自动驾驶广汽埃安滴滴传感器
    2025-04-14 10:58:48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