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受损部位难修复?3D打印皮肤带来转机

受损部位难修复?3D打印皮肤带来转机

2019-11-05 11:24:30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关键词:3D打印3D打印皮肤组织阅读量:54217

导读:在医学界,3D打印技术得到应用的程度日益深化,其所涵盖的医疗应用场景也不断增多。3D打印义齿、3D打印假肢、3D打印人造骨等医疗产品,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如今,3D打印房屋、桥梁、桌椅、玩具等物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较为常见。在汽车、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个性化、定制化需求较高的领域,3D打印所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同样地,3D打印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也引起了业界人士的重视。
受损部位难修复?3D打印皮肤带来转机
 
  各国科学家的研发和推动,是推动3D打印技术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3D打印在人体器官组织方面的应用,不仅对于一个国家的医疗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对于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同样意义重大。多年来,各国科学家聚精会神,攻坚克难,使得3D打印在骨科、牙科等细分医疗场景加快落地。近两年,多国3D打印技术研究人员也将3D打印皮肤作为了研究的新课题。
 
  对于烫伤、烧伤等受损皮肤来说,通常的治疗方法是植皮。从目前来看,皮肤移植临床治疗可以加速受损皮肤愈合,但是覆盖在受损皮肤表面的一层仍然会脱落,无法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这也是目前治疗的一大难点。如何让受损肌肤受创面与植入物更好地贴合呢?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据媒体报道,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新研发出一种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带有血管的活皮肤。该技术的出现,是实现创造更接近人体自然皮肤移植物目标的重要一步。而这一技术的成熟应用,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其实,早在此前,就有研究人员提出了3D打印皮肤的应用构想。从活体组织中分离出正常的细胞,把得到的细胞与水凝胶混合。通过扫描获得伤口处详细数据,然后由特制的生物3D打印机针对所得数据将人造皮肤打印在伤口处,后续观察3D打印皮肤的贴合状况,就可以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了。
 
  3D打印皮肤技术的诞生,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患者因为疾病没有足够自体皮肤用以移植的难题,同时也有效减轻了患者在接受植皮手术时所要忍受的痛苦。不得不说,如果该技术投入实际应用,那么将有更多患者以更加轻松的状态完成受损皮肤治疗,并终恢复到较佳水平。有研究者指出,未来3D打印的皮肤很有可能会长出毛发,这对于头发稀疏需要美发的用户来说是一大福音。
 
  测试化妆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将成为3D打印皮肤未来投入应用的方向之一。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化妆品,难免会让爱美的小姐姐挑花了眼。如何买到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也十分考验各位小姐姐的眼力。
 
  有了3D打印皮肤,卖家就可以先在3D打印皮肤上测试粉底液、防晒霜、隔离霜、精华液等产品的使用效果,从而更加明确地了解各种化妆品的妆感,并对其进行改进。如果小姐姐是敏感肌的话,也可以先在3D打印皮肤上使用相关护肤及美妆产品,以此保护自己的皮肤免受过敏伤害。
 
  从动物试验到临床应用,3D打印皮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克服重重阻碍因素之后,3D打印技术将会取得更多新突破,未来将3D打印皮肤移植到受伤的部位也很有可能会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随着3D打印医学研究的逐步深入,3D打印材料、3D打印设备等研制步伐将随之加快。3D打印皮肤要想在医疗行业得到规模化应用,除了其自身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因素外,还需要从行业制度、政策法规、应用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对于3D打印皮肤的未来,人们可以多些期待与畅想。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