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产业转型之年:中国机器人发展何去何从?

产业转型之年:中国机器人发展何去何从?

2019-11-05 13:22:33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关键词:机器人产业工业机器人阅读量:61537

导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下降9.1%。而在范围内,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出现了负增长或者产量下滑的情况。
  如栩如生的人形机器人、灵活无比的软体机器人、挑战深海的水下机器人、“飞檐走壁”的攀爬机器人、快速的分拣机器人、力大无穷的搬运机器人、温暖贴心的陪护机器人,还有不怕踹的新一代“绝影”绝影四足机器人……现如今,随着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相继诞生,机器人品类越发丰富,市场价值持续升级,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助力。

  从2013年到2017年,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五年”。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平均增长率高达30%。到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5亿美元,产业生态欣欣向荣。但是,在高速增长的积极形势下,一些消极信号也逐渐显现出来。
 
  公开数据表明,2019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速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下降9.1%,其中跌幅大的8月份,同比下跌了19.3%。而在范围内,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出现了负增长或者产量下滑的情况。
 
  机器人产业转型三大方向
 
  虽然此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产量增长快、市场规模也快速提升,但是从根本上看,许多机器人企业都不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与强势品牌影响力,更多的是在价格、宣传上做文章,真正的机器人产品不多、也较为匮乏。很显然,这样是难以与国外进行竞争的,在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也并非长久之计。
 
  就目前而言,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束缚依然存在,如芯片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颇为依赖国外供给,一些虚拟仿真和测试软件等也需要进口。当然,分工、产业链合作是必须的,但在很多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掌握,以此提高行业话语权,促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业内专家表示,2019年对于国内机器人产业来说甚为重要,或将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转型之年”。那么,国内机器人产业该如何转型呢?
 
  一是资本转向,推动社会资本向机器人制造业加强投资,避免出现泡沫化倾向;二是品质升级,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放弃对“量”的追求,注重对“质”的投入,着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与核心技术储备;三是深耕细分领域,不盲目追求全面发展,而是围绕市场需求,从细分领域寻找机会、寻求突破,打造企业差异化优势。
 
  新一轮爆发正在酝酿之中
 
  眼下,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加快走向商用普及,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热潮势不可挡。作为智能化发展的主要落地场景,以及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驱动力,一旦机器人产业完成重要转型,其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爆发。
 
  一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机器人平均密度只有0.85%,到2030年,机器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30%并非没有可能,机器人密度仍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剧增、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也越发凸显,机器人市场存在很大增长空间。
 
  具体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产业的成熟,机器人细分领域不断增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正加快从工业领域向服务领域延伸。医疗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炒菜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一系列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渗透进各行各业当中。其中,仓储、清洁、安保、医疗等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尤为值得期待。
 
  因此,只要国产机器人核心技术有保证、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必然会受到市场的更大欢迎。届时,我国机器人产业不仅将在上具备更强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参与到产业链合作当中,这对于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来说,是双赢局面。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拓斯达2025年一季度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收入增长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注塑机工业机器人
    2025-04-27 09:59:15
  • 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

    3月14日,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此次“无废工厂”称号的获得,是纽赛特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2025-03-19 10:32:51
  • 自主研发突破!埃夫特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埃夫特携手子公司启智在会上正式公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等多个具身智能新成果,展现了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可能性。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埃夫特
    2025-02-28 16:46:18
  • 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大突破性技术贡献及未来5-10年的行业展望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6万亿元,彰显出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中国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2-21 15:10:36
  • 新时达并入海尔版图,一场破局与变局的战略突围

    海尔集团入主新时达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加快自身在工业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布局,从而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据海尔集团介绍,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行业引领。
    新时达海尔工业机器人
    2025-02-21 09:14:18
  • 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

    2024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1382套,当月同比增长36.7%;1-12月累计产量为556369套,累计增长14.2%。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2025-02-21 09:05: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