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作为商业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结了当事人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期许,已经成为了当事人明确权责必须借助的一大工具。一份好的合同,能明晰权力的边界、框定义务范畴、约定违约责任,为各类商业行为的履行提供良好保障。
在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智能合同应运而生。近日,“智趋求新·预见未来”2019首届智能合同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蚂蚁区块链、阿里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e签宝等多方代表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就人工智能大环境下电子签名、合同订立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通常来讲,普通合同具有风险高、时间成本高等特点。随着政策认可、技术成熟、市场需求苏醒,电子签名、智能合同已成为近年来金融科技圈的当红热词。结合了电子合同、法律服务、商业服务的智能合同,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智能合同的环节包括智能拟定、智能审查、智能谈判、智能审批、全程上链存证、全面无忧法律保障、在线签署等方面。用户使用智能合约的优势主要包括在处理文档时的效率更高。究其原因,智能合同能够采用完全自动化的流程,几乎不需要人员参与。只要满足智能合约代码所列出的要求,智能合同即可履行。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让交易更准确。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合同的可靠电子签署和全程司法存证,能够确保合同的可靠性、安全性、合法性。与此同时,还能实现证据的取证前置。此外,智能合约去除任何第三方干扰,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的去中心化。一旦签订合同的双方发生纠纷,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内容理清权责,这就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提高了维权效率。
利用智能合同,一个人可以在区块链中以一系列规则的形式编码其意愿。例如,寿险。在被保险人身故的情况下,智能合同自动将保险金或其他类型的资产支付给受益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产纠纷。
尽管智能合约集成了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成果,但着并不意味着智能合同就无缺。标准化问题、对区块链的广泛接纳问题等,都亟待业内人士解决。其实,在社会信任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区块链正创造增量价值,并提高签订合约的效率。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法治建设速度相对较慢的国家,区块链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颠覆者,为金融合同订立、权责确立创造更多可能性。
今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零售方式的全面铺开,产品制造商、运输商、销售商之间将会签订大量合同。值此背景,智能合同有望在电子、零售、物流、交通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作用下,虚假合同、商用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也会得到有效遏制,一个公平、公正、清洁的合同监管环境将得形成。
不论时代如何变幻,每个订立合同的人都应该守信用,遵守社会契约准则和基本道德规范,为构建诚信文明社会贡献力量,让人们在进行商业合作活动时获得更多安定感和从容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