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生活中应用众多且“科技感”满满的技术,人脸识别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与此同时,关于人脸识别的担忧也从未间断。从人脸识别数据泄露、ZAO换脸事件,到人脸识别第一案,再到小学生破解菜鸟驿站智能柜,这些事件让广泛应用于公司考勤、网上支付、家庭安防、交通安检等领域的人脸识别技术一再引起争议。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可分为两类:2D人脸识别和3D人脸识别。2D人脸识别通过2D摄像头拍摄平面成像,获取到的信息有限,因此破解难度较低,当下被破解的技术为2D人脸识别。
而3D人脸识别一般由多张不同角度的深度图像合成,可以完整展示人脸的曲面形状,并且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以密集点云的方式呈现在空间中,具有一定的深度信息。目前,3D人脸识别功能技术可以准确分辨出照片、视频、面具和双胞胎,不易被轻易欺骗。此外,3D人脸识别系统对光线、背景灯环境的实用性更强,系统更稳定,且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
由此看来,3D人脸识别系统安全级别较高且应用更加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传统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隐私要求的提高,更具安全性的3D人脸识别开始在智能锁、门禁、视频监控等多个领域取得研发落地。相应的三维处理技术还可以拓展到安防监控、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领域。
在安防领域,3D人脸识别逐渐得到重视。云从科技在2018年2月7日发布国内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相较以往的2D人脸识别,在安全性、识别精度、识别速度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更是能防御面具、视频等攻击手段;商汤推出“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解决方案”,意在借助3D人脸识别技术弥补“密码+指纹解锁”方案存在的不足,并充分保障用户的家庭安全。在2019年CPSE安博会上,大华乐橙也发布了搭载3D结构光的AI人脸识别视频锁。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3D人脸识别技术占比已达51%,与2017年32%的占比相比,增长十分迅速,预计未来3D技术将一步深入渗透应用市场。
尽管3D人脸识别技术具有2D人脸识别所不具备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3D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取代2D人脸识别,至少短期内难以实现。
3D人脸识别系统精度高的同时也存在着运算量大、识别速度慢等缺点,数据库也比较稀少,缺乏训练样本,且需要3D摄像机、双目摄像机等特定设备,而这类设备价格较为昂贵。
2D人脸识别判定较为简单、技术相对成熟,因此在安全性要求较低、而对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可以采用。不过,随着芯片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当3D采集设备成本大幅下降时,3D人脸识别将取得重要突破。
(原标题:更安全更稳定:人脸识别将进入3D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