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5G行业应用标准出炉,化工领域独占鳌头引关注!

5G行业应用标准出炉,化工领域独占鳌头引关注!

2020-01-08 11:01:09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5G化工阅读量:59576

导读:1月7日,工信部便发布了有关5G应用的447项行业标准,除开通信行业的32项标准,其余415项标准基本都与工业方面有关。而化工行业更是独占了151项标准,成为国家为关注的5G落地领域之一。
  有一句话,叫“5G改变社会”!自从2019年我国5G正式启动商用以来,人们对于5G的应用探索便持续高涨。从手机、工业、金融、物流,到教育、医疗、旅游、安防,各大行业都在积极推动着与5G的快速融合。可以说,5G已经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关键技术。
 
  这其中,工业领域无疑是5G能够率先发挥价值的重要场景。今年1月7日,工信部便发布了有关5G应用的447项行业标准,除开通信行业的32项标准,其余415项标准基本都与工业方面有关。而化工行业更是独占了151项标准,成为国家为关注的5G落地领域之一。
 
  那么,为什么“5G+化工”会如此受到国家的重视呢?5G与化工的结合又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未来5G在化工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呢?接下来,本文将带大家一起去探索答案!
 
  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化工是一项与我们生产与生活都具有密切关系的行业。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文化娱乐等,几乎都能看到化工的身影。透过各种丰富多彩的产品,化学工业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更是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与竞争力的不断增长,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细分产业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化工一方面产品种类、原材料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化工企业、化工市场等也不断增多和扩大。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公认的化工大国,正逐步向强国迈进。
 
  不过,虽然我国化工总体发展形势较为良好,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其中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各种问题。比如,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分散、偏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能源依赖度高,成本高涨;环境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行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急需解决行业发展的上述问题,才能推动化工发展向强国迈进。同时加上当前人口红利的不断缩减、环保关注的持续提升,以及智能化趋势的进一步凸显,促进化工行业提效增速转型升级,也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生产亟待新的变革!
 
  5G或从三方面助推升级
 
  而5G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无疑是推动化工行业变革成功的关键所在!目前,“5G+化工”虽然还只是一个高大上的概念,但随着5G技术的不断落地,以及与化工各环节的深入融合,其有可能从三方面助推化工行业升级,并加速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全新阶段迈进。
 
  其中在生产方面,5G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升级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了5G的加入之后,传统依赖人力和自动化机械的生产方式可能被机器人、无人机等所替代,5G的高速率和低延时让生产设备的运转与作业更加高效,这将大大促进生产模式的升级,同时降低成本。
 
  而在安全保护方面,5G也能够为化工行业的安全、环保、应急、物流及综合安保护航。相比于过去的安保网络,5G能让信息和决策传输更快、更及时,从而在有紧急事件或危险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做出判断并应急处理。并且不需要人们深入到危险场景之中。
 
  此外在后续运输方面,5G也能助推无人化的远程调度,大大促进行业整体效率升级。5G可以与摄像头、无人机、机器人等相结合,打造出智慧化的港区、货运站等运输场景。人们只需在控制台远程操控,就能实现化工产品的高效管理和运输,可以说十分省时、省力又省钱。
 
  未来应用还需注意这些
 
  综上所述,5G对于化工行业的升级推动的确价值不小。基于此,眼下我国化工领域的不少企业都已经在积极引入和应用5G技术。比如中石油就在与华为合作;宁波镇海炼化也在应用镁伽机器人提供的5G机械臂检验设备,以及舟山港部分码头也已经应用5G远程控制台。
 
  这些企业的探索尝试,为5G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如果要推动“5G+智能化工”的规模化普及,单靠企业的这些布局尝试还远远不够。在发展背后,还需要政府、行业等的共同助力,与企业一起解决阻碍5G落地应用的一些问题。
 
  当前,限制5G在化工领域落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了技术、成本、基础设施、人才、隐私安全、行业标准、监管等等。其中任何一项有所不足,都可能导致5G应用难以放开手脚。在这样的情况下,急需政府引导、行业辅助、企业发力,共同清除掉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看到了政府在积极推动5G应用的行业标准建设,而在2020年,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和广电为代表的基础运营商也将进一步加速5G基站建设、技术突破和应用探索。伴随着这些主体的不断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5G与化工的结合将满蕴生机。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中国移动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

    本次计划发布将进一步增进全球范围内5G-A与AI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移动通信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移动信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共建智能世界。
    5G工业互联网
    2025-03-08 09:06:32
  • 2025年了还有人信?5G比4G辐射更强危害更大系谣言

    严格来讲,4G和5G的辐射是可以忽略的!相较于4G,5G在速度、延迟、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
    5G4G5G通信基站
    2025-02-24 16:30:43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5G工业互联网
    2025-02-13 11:37: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