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寒武纪拟科创板上市 AI芯片发展前景几何?

寒武纪拟科创板上市 AI芯片发展前景几何?

2020-03-02 11:55:57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关键词:AI芯片人工智能阅读量:54574

导读:随着人工智能市场加速扩张,AI芯片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期”。据北京证监局消息,寒武纪已经与中信证券签署了IPO辅导协议,准备在科创板上市。
  目前,在芯片领域,两大“当红炸子鸡”应属5G芯片和AI芯片。相对于5G芯片,AI芯片“成名”的时间要更早一些,毕竟5G正式开启商用是在2019年,而人工智能的崛起要更早。说起来,AI芯片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而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也离不开AI芯片的强势助力。
 
  从1956年诞生至今,人工智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蛰伏。进入21世纪后,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取得重大升级,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普及,以及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规模持续增长,再加上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才实现了如今的高速发展。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落地的积极趋势下,AI芯片也有望获得更多元的发展机遇。
 
  国内AI芯片发展如火如荼
 
  AI芯片趋势渐显,不只芯片厂商纷纷加快布局,一些人工智能创企、科技互联网公司等也开始入局,试图分一杯羹。在国内,发力AI芯片的企业包括了华为海思、中科寒武纪、比特大陆、地平线、百度等。上述企业中,基本都推出了自己的AI芯片产品。例如,寒武纪推出的“思元270”,百度发布的“鸿鹄”,华为发布的“麒麟810”等。
 
  随着人工智能市场加速扩张,AI芯片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期”。据北京证监局消息,国产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已经与中信证券签署了IPO辅导协议,准备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一家成立仅约4年的初创公司,寒武纪的发展一直非常迅猛,并获得了阿里、联想、科大讯飞等企业的投资支持。
 
  除了寒武纪,华为海思也加紧了在AI芯片领域的动作。据悉,日前海思启动了新一轮招聘活动,将招募AI芯片岗位人才,包括AI解决方案硬件高级工程师、AI芯片开源技术研发工程师、AI算法加速工程师、AI芯片验证高级工程师等。
 
  国内AI芯片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和市场的日渐成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工业自动化需求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现在,人工智能在交通、金融、政务、教育、农业等其他重要场景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已经初步成型。
 
  相关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实现了持续性增长。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亿元;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或将达到10000亿元的关口。可见,中国将逐步成长为主要的人工智能市场,这也为国内AI芯片企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驱动力。
 
  AI芯片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当前,AI芯片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都颇为迅速,但是从整体来看,人工智能仍处于初期成长阶段,依然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AI芯片行业而言,也是同样的。因此,主要经济体对于AI芯片的发展都十分关注,巨头也纷纷进行布局。
 
  在国外,比较且具备强大研发、资本实力的AI芯片“玩家”包括谷歌、英伟达、英特尔、联发科等公司。其中,英伟达凭借在GPU领域的技术优势,在AI芯片行业已经取得了先行优势。而英特尔则意图后发制人,不断通过战略性收购来提升自己的实力,例如以约20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AI芯片厂商HabanaLabs。
 
  可以看出,对于AI芯片这个关键领域,不论是各国政府、还是各大企业都不愿意错过。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升级和普及商用的基石,AI芯片未来走向规模化部署是必然的。并且,在5G网络加速应用, VR、AR迎来复苏,物联网、云计算趋于成熟等因素影响下,AI芯片将有望取得更加显著的市场表现。
 
  业内专家也认为,在各国人工智能法规加速出台、伦理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对于AI芯片行业来说,这就是一个直接的积极信号。未来几年,AI芯片市场将走上一段平稳向上的增长路径,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约3000亿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早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SK海力士完成96GB CXL内存模块验证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SK海力士宣布,其基于CXL 2.0标准的DDR5 96GB内存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人工智能内存模块数据传输设备
    2025-04-23 10:41:12
  • “智“变升级!我国智能终端产业正式迈入“智“变新纪元

    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芯片的终端设备产品不仅在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基础功能上实现代际提升,更在工业质检等垂直领域展现出深度应用能力。
    智能终端AI芯片算力
    2025-04-18 17:21:1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