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为了高效检疫、监管车辆人员,加强防疫工作,无人值守、自助收费,成为智慧停车行业防御疫情的有效手段,促进着传统停车向智能停车的转变。
一方面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政府部门就小区、办公楼人员密集地区增临时停车位,设立临时停车牌,供给群众免费停车;一方面,加强地下停车场防疫工作,联合地方停车企业接连上线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将公共停车位纳入平台管理,研发新型智慧停车服务方案,增设“AI检疫”、“数据轨迹分析”等新应用助力疫情防控,实现智慧化管理。
而ETC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人们出行停车支付的主要方式。装有ETC的用户,特别是在医院、社区、车站、机场等人员进出密集地区,实现无感支付功能,车辆识别时间短、不用开车窗、不用与收费人员进行肢体交流,不仅为车场管理方去掉岗亭与收费人员,释放更多人工调整到检疫岗位,更是大量减少了停车场场景中人员的直接接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同时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化城市进程,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相关内容的通知。《通知》提及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新申请产品准入的车型应在选装配置中增加ETC车载装置。预计到2020年12月,全国各大交通枢纽附近的停车场都将升级为ETC停车场。
在政策和企业的带动下,停车场智慧化升级步伐也进一步将加快,ETC系统将迎来更快的发展。但是ETC要和停车场完美结合,光靠高速路上的技术应用会导致“水土不服”,ETC应用须要适应停车场复杂的需求,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车场改造成本高、系统兼容不确定、清分结算难度大等。此外,全国多地车主对ETC重复扣费、多扣费、ETC失灵、系统时间混乱争议也时有发生。
这不仅需要停车企业合作努力,加快提升ETC技术和产业成熟度,更需要政府牵头带动整合,构建地方统一的智慧停车平台,将ETC系统与停车场应用结合起来,打破单个停车场智能系统信息孤岛现状,实现信息共享,以缓解交通拥堵、乱停乱放等停车“痛点”,减轻停车场车流疏导压力,提高通行率。
疫情过后,无感支付或将更受欢迎,ETC应用行业应抓住机会,真正从高速路走向停车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让出行和停车更便捷、更安全、更有效率,带给用户更好的停车体验。
(原标题:政策和企业带动下 停车场ETC将迎来快速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