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5G+物联网时代将至,移动支付迎体系化升级

5G+物联网时代将至,移动支付迎体系化升级

2020-03-18 11:03:41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关键词:5G物联网阅读量:51072

导读:手机在手,支付我有。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门已经不喜欢带现金了,而是喜欢打开手机支付软件进行扫码支付。不得不说,移动支付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推广应用,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2020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和《2019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9年全年及四季度,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却下降超过两成。其中,移动支付业务1014.31亿笔,金额347.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7%和25.13%。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9年移动支付业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增长,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移动支付全民普及,持续拓展“两头”年龄层用户。在支付宝、苏宁支付、微信支付等行业领头平台的推广下,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继续提升,加速覆盖各类人群。
 
  此外,随着各种线上线下服务加快融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加速拓展,带动移动出行、移动支付、移动视频直播、餐饮外卖等等应用加快普及,刺激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保持高速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移动用户优质、个性化的需求,各运营商正不断提高网络覆盖面积和覆盖效果,对网络优化覆盖业务保持持续、稳定的投资。
 
  2019年初,“交备付”、“强监管”、“断直连”等政策相继落地,行业灰色地带被逐一击破,非银支付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银行与支付机构的合作模式及话语权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为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的用户体验,非银支付机构和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深入和频繁。
 
  在5G、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移动支付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升级的契机。无感交互也成为移动支付行业向前推进的一大方向。总体来看,支付包括身份识别与资金转移。物联网、人工智能驱动结合的系统,将加速支付的数字化进程,交互或不再依托具体载体,而是通过ID-Mapping等弱信用验证技术将用户的强弱ID关联,更高效地完成用户识别和资金转移。换言之,从支付前端体验来看,用户在各场景的交互将从主动交互变为无感交互。
 
  5G的大容量、高速率和低延时性,为AR/VR、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应用做了很好的铺垫,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因此具有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基于复杂生物识别,包括人脸、语音、指纹、语音等在内的整体支付解决方案将进入人们的视野。
 
  尽管技术和标准上都已经准备充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移动支付的推广畅通无阻。其实,移动支付在推广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如何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保密性、安全性、操作便捷性等。其中,安全性问题尤其惹人注目。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使用移动支付比较担心的就是身份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各类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移动支付行业的商业化路径将更趋多元化,包括交互模式、支付场景、支付效率、商业化探索将实现全面升级。平台、技术、法规等将成为移动支付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
 
  而要想使移动支付得到良性发展,必须解决好用户需求和行业平台之间的关系。通过支付积累的海量用户,将成为继社交平台后另一重要流量入口,成为综合型互联网平台提振业绩的生力军。在移动支付应用场景更广泛的情况下,对于消费行为的大数据挖掘价值将变得更加珍贵。而那些能抓住用户需求的企业,也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斩获机遇,再造辉煌。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