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入尾声,在这场漫长的攻坚战中,人们既看到了全国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向心力,也惊叹科技防控贡献的巨大力量。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无接触”防控成为热门,除了大众熟知的无人机,还有比如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无人驾驶技术和无人零售商业模式。
无人驾驶
“无接触式”物流车、消毒清扫无人车、无人巡逻、巡检车……无人驾驶技术用战“疫”中出色表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疫情期间,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社区等工作者之外,还能看到一辆辆“无人驾驶”车穿梭在各大医院、街道、社区等场景中,负责运输医疗物资、外卖快递配送以及清扫消毒等工作,在抗击疫情中,承担起重任,极大地拓宽了无人车的应用场景,让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医护人员实现无接触工作。
但是因为无人驾驶面临技术成熟度、成本、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挑战,短时间内无人驾驶技术还无法应用到乘用车领域,而且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汽车和道路之间的协同只停留在示范区。所以真正的无人载客驾驶,没能发挥大的作用。
当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对未来交通出行将扮演重要角色。针对目前无人驾驶现状,近期政府也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2月,十一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3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要求。
在政策和市场多重支持下,无人驾驶的未来值得期待。2020年也将是继续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一年,早日让自动驾驶车真正地变成无人驾驶。
无人零售
疫情爆发后,在无数企业被迫宣布暂停营业时,无人零售模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后,医院内部一家没有店员、收银员,买完商品扫码即走的无接触收银超市在网络上走红。此外,各地自动售货机借此也迎来一波新机遇,实现了营业额上升,无人零售为顾客构建了更加安全的消费场景。
人们对无人零售其实并不陌生,2017年就被业内人士称为“无人零售元年”,无人零售一时大热,无数资本投入其中,然而,成本高、收益低一直成了约束无人零售发展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传感器和RFID标签识别等技术发展,将有望首先降低无人零售的技术成本。而在政府和行业协会方面,也应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比如细化和规范《中国无人店业务经营指导规范(意见征询稿)》,明确和强化有关顾客隐私、安全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立法情况,比如零售巨头带动资本流动,创新服务模式。
(原标题:无人接触应用场景多样化 全面发展还需时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