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自动驾驶抱团成常态,车企真能取到暖吗?

自动驾驶抱团成常态,车企真能取到暖吗?

2020-04-10 08:54:01来源:盖世汽车 陈婧涵 关键词: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阅读量:26604

导读:各大车企纷纷寻求合作伙伴开始抱团取暖,汽车行业内涌现出许多自动驾驶联盟,意图分摊成本、分散风险,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尽管今年以来自动驾驶融资情况转好,但自动驾驶的落地依然面临技术、环境以及法律方面的挑战,资本大多持观望态度,没有贸然前进。曾经喊出豪言壮语的各大厂商,近两年都在模糊自动驾驶汽车的上市时间,或者在已经确定的车型宣传上,备注“特定的、受限的适用范围”。
 
  在此情况之下,各大车企纷纷寻求合作伙伴开始抱团取暖,汽车行业内涌现出许多自动驾驶联盟,意图分摊成本、分散风险,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曾经的敌人化干戈为玉帛,从对手变为盟友,是自动驾驶大结盟时代的一片奇景。
 
  车企牵头,结盟成为热潮
 
  早在多数车企还踌躇满志,撸起袖子准备独立行走之时,宝马就已经意识到只有合作才会实现共赢。
 
  2016年7月,宝马牵头与英特尔及 Mobileye 联合举行发布会,三方共同宣布,将一起建立一个行业标准,为自动驾驶建立一个开放平台。2017 年5月,联盟引入德尔福,为宝马开发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自动驾驶平台,扮演的是系统集成者角色。
 
  团队中,宝马负责驾驶控制、动力学、功能性安全评估、原型车生产等;英特尔处理车联网、大数据以及识别算法,解决传感器聚合、环境建模、路径规划等问题;Mobileye 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本地化处理;德尔福则将宝马、英特尔和Mobileye 的解决方案集成到自动驾驶平台中。此外,德尔福还可提供必要的硬件以及具体定制业务和应用。
 
  2017年8月,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CA)加入该联盟,FCA 除了提供工程及其它技术资源和专业技能,还将带来其在北美市场的销量成绩、覆盖范围以及长期的经验。FCA 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在声明中表示,“拥有相同目标的公司联合起来,很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协同作用,而 FCA 加入联盟,就可受益。”
 
  同年10月,据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汽车供应商麦格纳加入宝马、英特尔和 Mobileye 自动驾驶联盟阵列,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平台。
 
  近日,宝马又公开表示对与其他公司结盟持开放态度,共同分担研发自主汽车系统的成本,希望其他汽车制造商也能加入其自动驾驶技术联盟。
 
  想必宝马已经尝到了结盟的甜头,为了拿下自动驾驶这块高地,未来还将通过不断结盟来壮大自身的实力。
 
  除了宝马,同样布局自动驾驶领域良久的丰田显然不愿落后太多。
 
  2018年1月,丰田宣布,计划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为一家移动出行公司,丰田的竞争对手也将转变为 Google、苹果和 Facebook 等科技类巨头。丰田将开放车辆控制接口,允许合作伙伴安装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和车辆管理技术,目前主要成员还包括亚马逊、滴滴、马自达、必胜客和Uber。
 
  2018年的CES展上,丰田发布了全新e-Palette概念平台,并联合电装、捷太格特、爱德克斯、爱信精机等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对手们的不断发力,让丰田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为此该公司选择了和日本五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软银进行合作。
 
  此后的丰田一路高歌猛进,在2019年显得尤为激进,4月以10亿美元投资Uber自动驾驶,8月与小马智行pony.ai合作探索自动驾驶技术落地,10月携手通用、博世、英伟达、Arm等多家企业组建“自动驾驶汽车计算联盟”。
 
  抱团取暖逐渐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常态,宝马和丰田只是此类案例中的一小部分,但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掌握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已成为传统车企争相结盟的对象,而资金实力雄厚、同时拥有丰富汽车行业经验的传统车企反过来又能帮助科技公司加速实现技术落地。
 
  自动驾驶企业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共通性不仅能缩小产品差异化,同时还能通过合作化平台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及丰富产品功能或降低产品价格。换言之,通过结盟,相关企业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能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何乐而不为?
 
  结盟前途福祸难测
 
  目前来看,企业选择结盟,无外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为了未来发展,二是为了生存共同承担风险。无论出于以上哪种考虑,结盟都并非“万金油”,有成功的可能,亦有失败的风险。
 
  2012年,通用和标致雪铁龙也曾协议共享汽车平台、零部件以及一个性的采购合资公司,结成盟友,并预计五年后,结盟的协同效应将为两家分别节省10亿美元。
 
  事实上,在结盟第二年,标致雪铁龙就在公布的前三季度财报中表示和通用汽车联合开发B级平台的项目正在重新评估中,因此和通用之间的”协同效应”预期值可能需要下调,中期内难以达到每年节约10亿美元的目标。
 
  终,通用和标致雪铁龙结盟还是从淡化走向了破裂,雪铁龙在2017年收购了通用的欧洲业务。
 
  结盟总是困境中的抓手,也是一场焉知福祸的选择,在自动驾驶新征程中也不例外。
 
  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和联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错综复杂,每一家合作几乎都不具排他性。比如宝马是“5G汽车联盟”阵营中的关键成员,同时也是宝马自动驾驶联盟中的牵头企业;英伟达是大众 NAV 联盟中的一员,戴姆勒和梅赛德斯-奔驰也参与到了芯片供应商英伟达的技术联盟中。可以看到几乎每家根植于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都选择与一家或多家竞争对手合作。
 
  联盟建立的初衷在于让成员之间各发挥出特长的实力,以达到双方的约定或满意的效果,但一个新的联盟在诞生、发展、成长、成熟的阶段中,势必会产生矛盾,未来仍会遇到更加棘手的难题。如果联盟中出现技术标准无法达成共识、车辆计算机和传感器创建通用程序和测试要求不一致、无法落实符合新规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时,谁又能保证昔日的联盟不会成为眼下的累赘呢?
 
  总而言之,联盟或许是解决眼下燃眉之急的重要举措,但未来能否取得1+1>2的效果,谁也没有办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原标题:自动驾驶抱团成常态,车企真能取到暖吗?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