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调查:3/4美国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还未准备好

调查:3/4美国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还未准备好

2020-05-21 09:33:45来源:cnBeta 关键词: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出租车阅读量:24025

导读:近3/4的美国人表示,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做好迎接黄金时代的准备,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永远不会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
  据外媒报道,Partners for Automated Vehicle Education(PAVE)今年早些时候对全美1200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3/4的美国人表示,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做好迎接黄金时代的准备,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永远不会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
 
  这种犹豫的可能原因是对技术的不熟悉以及对无人驾驶汽车定义的混淆。
 
  PAVE是一个由产业界、非营利组织和学术机构组成的联盟,旨在向公众和决策者提供有关自动车辆(AV)及其技术的教育。该机构在2月27日至3月5日期间对1200名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于本周公布。在接受调查的1200名受访者中,还有678人被问及是否拥有装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汽车。
 
  PAVE表示,调查结果显示,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以及汽车制造商和研发人员都面临着严重的认知挑战。除了被视为“还没准备好迎接黄金时代”之外,只有34%的受访者认为自动驾驶的优点超过了任何潜在的缺点。
 
  大家可能会忍不住把矛头指向PAVE所说的“围绕自动驾驶的负面宣传的具体事例”,但这似乎并不是罪魁祸首。该组织指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对2018年发生在乌伯-特姆普的致命事故或近发生的特斯拉Autopilot相关事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于--人们根本就不了解它。
 
  通常情况下,受访者对自己对自动驾驶的了解越不自信他们就越有可能加入“永远不会坐上自动驾驶的出租车或网约车”的群体中。有趣的是,6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就会对其产生更大的信任感。5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一次自动驾驶之旅”就会对其产生更大的信任。由于这项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并且在美国只有29个州的法律条文可能允许了自动驾驶测试。PAVE认为教育公众关于自动驾驶的知识是缩小差距的关键。
 
  总而言之,受访者似乎更热衷于支持人类驾驶员的辅助系统,因为人类驾驶员总能完全控制车辆。同样,那些报告拥有配备ADAS功能如主动停车辅助、平视显示或车道保持辅助的车辆的司机对有关自动驾驶和ADAS技术的问题的反应通常更为积极。82%的司机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安全技术非常了解,75%的人表示则对下一代汽车的新功能很感兴趣。
 
  然而,司机们可能会对这项技术过于自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在市面上看到自动驾驶汽车了。对此,PAVE分享了一个非常令人不安的发现,即19%的受访者认为“今天完全拥有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是可能的,26%的人回答他们“不确定”。拥有远程泊车或自动紧急制动等更先进功能的汽车的车主更有可能错误地认为,自动驾驶汽车目前正在销售。
 
  此外,PAVE似乎认为有些司机可能谎报ADAS使用情况或不知道他们汽车拥有的该类型功能。报告指出,38%的受访者称他们的车辆配备自适应巡航控制,而事实上,2018年出售的新车中只有12%配备了该项功能。有趣的是,39%的受访者对高级安全功能的各种名称感到困惑。像全新的和即将推出的自动二级系统--如凯迪拉克(的超级巡航(Super Cruise)--在未经训练的人看来就是自动驾驶汽车,这可能会进一步让驾驶者的困惑。对此,该组织再次发出警告,需要传达更清晰的信息以及展开驾驶者教育。
 
  PAVE还对另外200名成年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比普通大众略好一些。这群人更倾向于认同这项技术的优势大于任何潜在劣势,他们对自动驾驶汽车及其工作原理的理解略高,并且比更大群体更有可能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早期采用者。这完全说得通:多年来,丰田等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宣传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技术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好处。尽管如此,这部分人总体上还是相当谨慎的。
 
  原标题:调查:3/4美国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还未准备好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