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牧星智能完成A1轮融资,发力国内智造与国外物流

牧星智能完成A1轮融资,发力国内智造与国外物流

2020-06-08 08:54:15来源:高工机器人网 关键词:牧星智能物流机器人融资阅读量:23051

导读:近日,牧星智能宣布完成A1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TCL创投、拓金资本、佳康创投及诺力股份。
  近日,牧星智能宣布完成A1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TCL创投、拓金资本、佳康创投及诺力股份。
 
  通过本轮融资,牧星智能在加速机器人家族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其模块化系统进行快速、高效的部署,从而促进公司业务在现有基础上大规模扩张。
 
  牧星智能在国内市场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已经在纺织服装、家电、新能源汽车、航空、电力、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半导体芯片等行业布局;国外市场则聚焦于智慧物流场景,在商超零售、服装、化妆品等行业均有智慧物流项目落地。
 
  截止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澳洲、韩国、越南、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
 
  资料显示,牧星智能成立于2016年,拥有一支对仓储和制造业有深刻理解的团队,从为复杂的智能仓储场景切入,硬件产品线已涵盖多种智能机器人,系统平台实现了从仓储到制造业几乎全流程覆盖,并以此为核心形成独特的智能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这对仓储机器人行业海外市场影响重大,短期来看市场需求大幅下降,项目实施难度极大;但是长期来看,无人化将极大提高企业抵抗运营风险的能力,疫情解除之后对仓储机器人的需求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除了疫情影响,日趋收紧的资本市场使得众多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以往通过烧钱实现业务大规模扩张的商业模式愈发难以获得资本认同;同时,业务和团队规模快速扩张而又无法盈利的窘境,又将企业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即使外部环境的风吹草动都可能给企业造成惊人的业绩滑坡和大规模裁员,2019年共享办公领域独角兽WeWork商业剧本的剧情反转就是好的注解。
 
  残酷的大环境往往是企业运营能力好的试金石,只有具备稳健的运营模式,并通过技术革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在严苛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获得市场和资本的认可,仓储机器人行业亦是如此。
 
  在这个疫情肆虐的资本寒冬里,成立4年不到的牧星智能已实现多个大型项目的顺利交付。
 
  「高工机器人」获悉,疫情期间,在韩国项目现场,牧星智能团队24小时轮班施工、测试,甚至在疫情为严峻的时刻穿着防护服为客户培训。面对项目现场各种状况,团队一周内就能完成新流程优化、系统模块重新组合并形成专业化的方案,同时对客户运营团队进行系统培训,终达成UPH800的发货效率。
 
  韩国ELand智慧物流中心
 
  2019年澳洲邮政项目实施后冲刺阶段,团队连续奋战90小时,提前实现澳洲AMR货到人拣选项目上线,爬坡阶段部分效率指标已达人工模式的3倍以上。此后“黑色星期五”促销季,该运营中心3天即完成原来人工作业模式下15天的发货量。
 
  澳洲邮政3PL运营中心
 
  今年春节前夕,广州某新能源汽车客户希望在大年初六实现整体项目上线,团队在尚未复工之时克服重重困难兑现承诺,确保系统准时上线。
 
  近年来5G迎上风口,牧星智能也做了相关前瞻性布局。2018年,牧星智能与5G设备厂商达成合作,展示5G技术在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中更强的移动性、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2019年,公司与韩国电信运营商LG合作探索类似方案的应用,并在韩国展开深入研究。
 
  今年3月初,公司中标重庆摩托车工厂智能仓储项目。该项目由电信运营商和牧星智能合作,将5G通讯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方案融合,应用于客户工厂的仓储管理。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中,这是牧星智能将5G技术应用于工业场景的标杆项目。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体现。该领域也是牧星智能重点开拓的市场,目前公司产品已在航空制造环节部署;同时针对航空制造的特殊性,公司开发了一款机械手臂与AGV机器人结合的产品,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实现飞机装配工艺的柔性制造。
 
  此外,在高铁、电力、芯片设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牧星智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也在逐步实现。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