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第三家!微软宣布拒绝向美国警方提供人脸识别技术

第三家!微软宣布拒绝向美国警方提供人脸识别技术

2020-06-12 14:50:19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关键词:生物识别面部识别阅读量:58567

导读:6月11日,微软公司宣布,将会暂停对警察机构提供人脸识别技术服务。在微软之前,IBM和亚马逊已经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乘着人工智能崛起的东风,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迅速,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一系列细分领域“开疆扩土”,市场拓展持续推进。这一周里,人脸识别热度突然暴涨,原因却是因为几大美国科技巨头先后宣布“拒绝”人脸识别。
 
  6月11日,微软公司宣布,将会暂停对警察机构提供人脸识别技术服务。该公司在声明中称:“我们现在不会向美国警察部门继续出售人脸识别技术。在有一部强力的联邦法律出台前,我们都不会这么做。”而在微软之前,IBM和亚马逊已经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本周一,IBM公司宣称,其将放弃人脸识别业务,不会再提供人脸识别技术。该公司还呼吁美国国会做出新的努力来确保公平正义与种族平等。IBM CEO表示,“技术可以提高透明度、帮助警察保护社区,但绝不能放大歧视与种族不平等”。
 
  紧随IBM,亚马逊在6月10日也发布声明,表态将会暂时禁止警方使用该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这份禁令将会实施一年。不过,该公司不会完全放弃人脸识别,将继续允许其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失踪儿童寻找等方面,也将继续为此提供相应的服务。
 
  陷入争议的人脸识别
 
  作为人工智能热潮下的代表性技术,人脸识别如今的应用愈发广泛。除了在美国引起争议的执法领域应用外,人脸识别还广泛应用于金融、安防、交通等诸多场景。正因为如此,业内对于人脸识别市场的发展都抱持积极心态,各大科技公司也相继在在这领域展开布局。
 
  不过,就美国来看,由于该国科技企业在研发、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过程中,受训练数据量不足、数据来源较为单一等问题影响,人脸识别系统在使用时会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出现差异和错误,致使相关企业一直被美国公民团体批评和质疑。
 
  例如,在过去的两三年内,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在内的企业,都先后因为与政府部门在人脸识别领域的项目合作而受到高度关注,人们普遍担心人脸识别技术会被政府用来监控个人。就如在这次美国的抗议运动中,警方使用人脸识别来监控参与者。
 
  实际上,除了美国民众对人脸识别抱有疑虑外,一些精英也有所担忧。目前,美国已经有洛杉矶在内的多个城市通过立法,禁止地方公共部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现在,随着IBM、亚马逊、微软相继表态不向警方提供人脸识别技术,预计美国人脸识别应用将会受到一定冲击。
 
  人脸识别不会“离开”
 
  总的来看,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的确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高效性和便利性,但是也确实给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带来了隐忧与风险。一旦海量的人脸识别数据出现泄露或者被非法利用,个人隐私将无所遁形,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脸识别就一无是处。每一项新技术在应用初期,都会面临巨大的争议,都会显示出“双刃剑”的属性。因此,重要的是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使得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会“脱缰”,而是实实在在地造福人类。
 
  从亚马逊、微软的表态中也可以看出,这些美国科技具有也并未完全放弃人脸识别。这两家公司都只是表示,“暂时禁止”向警方出售人脸识别技术,且都设定了条件,“一年内”以及“联邦法律出台前”。也就是说,人脸识别只是被“部分”、“暂时”放弃,而不是“全部”和“永远”。
 
  所以,很显然人脸识别在美国的发展不会终止,应用也不会终止。在一些不那么敏感的领域,人脸识别将长期存在,并继续发挥其积极价值。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应该从这几起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尽早、尽快完善相关法规与监管规定,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隐私安全,并维护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