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拼多多发起AI农业挑战赛 动了阿里、腾讯、京东的“绿色”蛋糕?

拼多多发起AI农业挑战赛 动了阿里、腾讯、京东的“绿色”蛋糕?

2020-08-07 09:04:51来源:环保在线 Leven 关键词:AI农业绿色农业阅读量:22636

导读: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了“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引起了一阵热议狂潮。AI农业,其对于传统农业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像是智能灌溉和施肥、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预防、机械化收种、无人化巡查、土壤信息反馈,以及数据库的云信息共享等。
  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了“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引起了一阵热议狂潮。
 
  “拼多多竟然想用AI种草莓给我吃”
 
  “这怕不是要跟京东、阿里、腾讯抢市场”
 
  “年度蜜汁操作,本人不扶墙”
 
  “这波黑科技倒是很聪明,扶农、流量、热度,抢布局,一箭四只鸟”
 
  此前,拼多多就曾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直播助农、农产品品牌孵化等方面助力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发展。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也是生态扶贫内容的一个分支,是我国支持的数字化农业发展的一次试探。
 
  而如今,拼多多发起的这场比赛,在“农人”和AI人工智能的比拼中,“希望通过联合全世界的好手,把的数字农业技术在国内本地化落地并应用”。
 
  进入AI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人想过会遇到怎样的“SIRI”“小度”“小艺”,却很难注意到AI在各个领域的悄然渗透,尤其是电子设备以外的。但AI的世界比人们想象的更复杂,也更宽广。
 
  就说AI农业,其对于传统农业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像是智能灌溉和施肥、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预防、机械化收种、无人化巡查、土壤信息反馈,以及数据库的云信息共享等。
 
  我们可以具现化来了解这些内容。
 
  精打细算的AI农业
 
  都说人力有时尽,传统农业耕作靠经验,现代农业耕作靠技术,将耕作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数据化、精细化。农田灌溉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种,根据温度、湿度、植物生长情况等控制灌溉水量、频次,显然是有利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大幅节约水资源。
 
  河北巨鹿县,投资17亿元建设农业智慧节水灌溉“田田通”工程,计划节水4000万立方米。据悉,灌溉用水将坚持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优先、咸淡水混用的原则,节水效率能达到50%左右。
 
  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这是众所周知的,我国人均水资源配比也还没到及格线,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缺水”的。所以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一向都是两手抓,农业作为即使在发达国家都要占据30%到40%水资源的用水大户,能通过AI技术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显然是喜闻乐见的改变。
 
  而相较节水灌溉这种“节流”概念来说,AI智慧农业在施肥方案的优化上不可谓不是当下急迫的环保需求。
 
  纵然目前有机肥替代盛行,化学肥料完全替代仍需时日。如果能够通过AI人工智能准确衡量施肥量,不失为是与有机肥替代方案双向推进的良策。另外,这种数据化也能在更准确判断病虫害情况的前提下,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全周期监测的AI农业
 
  生物学家戴维·休斯和作物流行病学家马塞尔·萨拉斯曾利用AI深度学习算法开发了一款手机APP,通过农作物照片上传来智能识别病虫害。阿里遥感AI农业解决方案,通过高频的遥感卫星图像、高光谱图像等,接驳AI算法,对农作物整个生产周期进行监测。
 
  既然是全周期监测,自然也不会放过对农作物有根本性影响的土壤环境。
 
  AI智慧农业体系中也同样包括土壤管理,德国一家公司就以人工智能技术,叠加无人机的视觉感知,探测土壤环境变化,进行健康管理。从预防土壤污染的角度来看,这种管理避免了农田污染的“滞后性”,以及治理和修复过长的周期、过高的成本。
 
  参与AI智慧农业,京东智联云农业智能视联网平台以“AI+5G+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石,在济南落地了秸秆焚烧监测系统应用。
 
  作为另一种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的环境监测行为,秸秆火点监测对于掐断由此带来的空气质量影响,以及推进秸秆资源回收再利用有重要意义。
 
  京东智联云则提供了高空整体瞭望观测、视频实时监控,热成像测温报警及可见烟火识别报警多模式探测系统,实现了24小时监测。此外,该平台还涵盖了智能农场、智能农事识别系统、农林资源监测系统等多种应用模式,助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生态循环。
 
  当然,在秸秆回收再利用这一环,专家也曾分析过,全国各地秸秆回收率很大程度上会受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影响。AI农业模式的兴起,以数据化为拐点,必将带来机械化率的飞速提升。
 
  立足“云”端的AI农业
 
  腾讯旗下AI Lab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举办AI种植挑战赛时就表示,“我们将不断致力于推动此类AI应用落地,帮助人类应对‘地球级挑战’,包括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健康、食物、能源和水资源(FEW),及气候等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坦言,人工智能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农业技术研发创新进一步加强的结果。
 
  农业物联网,云上数据库,自动化、机械化、数据化,以农业“新基建”带来农业“加速度”。AI农业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变革,也将是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未来版图的一角。
 
  (原标题:拼多多发起AI农业挑战赛 动了阿里、腾讯、京东的“绿色”蛋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盒马正式成立可持续发展部:重点推进农业和供应链端可持续发展

    6月5日消息,据悉,盒马正式成立可持续发展部。盒马联合创始人、可持续发展部负责人沈丽透露,盒马今年将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供应链作为核心议题,探索并推动全链路可持续升级。
    绿色农业农业生产装备
    2023-06-05 14:16:24
  •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广东省安排3485万元资金支持化肥减量增效

    《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全省完成5300个土壤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在31个县(市、区)开展田间肥效试验500个以上,整理更新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优化施肥参数,完善肥料配方。
    绿色农业智慧农业
    2020-08-18 09:04:00
  • 2020年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

    总体看,今年“三夏”农机总量投入充足、装备优化升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增强。全国将有1640万台各类农业机械和320万农机手投入今年“三夏”生产服务,“一条龙”开展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处理、产地烘干作业及玉米、水稻、花生等作物抢种和植保作业,助推主产区夏收、夏种、夏管实现全程机械化。
    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
    2020-05-30 08:59:56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强化绿色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制定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
    智慧农业绿色农业
    2020-03-05 14:39:18
  • 粮食安全危机将至?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粮食需求的不断提升,业内研究人员和农业人士开始探索如何加强农业发展。现今,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成为农业发展新的驱动力。
    AI农业人工智能
    2019-02-18 11:41:04
  • AI农业发展获科技巨头追捧 但有些问题必须重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领域也迎来了变革契机。目前,不少科技企业都开始涉入AI农业发展,这一领域或将成为人工智能新的主要落地场景。
    人工智能AI农业
    2018-12-12 16:15:5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